章节字数:1370 更新时间:09-10-23 11:09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申巨纵然有一千个不情愿,也无可奈何,只是每每看到我穿着粗布衣服赤着脚下地,还有兴高采烈地和大家一起咽着那黑糊糊时,他就不断地跌脚摇头,最后索性拂袖而去,估计是到某个没人的角落一舒愁肠去了。
然而安实却常说那一次是我的首发政绩,赢得漂亮——安实大我七岁,是我的贴身侍卫,我把他当作最可依赖的兄长,而他的弟弟安虚,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在族中的年轻人中,安实的学识和武艺都算得上出类拔萃,而事实上,他也正是新一代青衣长老的候选人之一。
我和安实安虚两兄弟隔三差五会便爬到山顶去,遥望蜀都博汉——但事实上,我们什么也看不见,我们看得到的景象不过是一片影影绰绰。
但是我曾经无数次从青衣长老申巨的口中听到过它,无数次在自己的想象中见到过它。我知道它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去处,沿着河流的方向,在一大片平坦的台地上,鹅卵石夯筑而成的城墙蜿蜒如一条巨蛇,严严实实成“回”字形圈禁着城郭,为了抵御洪水和野兽,城墙采用了上窄下宽的形状,这种形状相当牢固和适用,人们用“双向堆土、斜向拍夯”的方法建筑了它(在筑造城墙时,两拨人分别从外边和里边垒土,另一些人斜向拍打)。
城址之内整整齐齐地散布着木骨泥墙的白色房舍,其中最为高大显赫的自然是蜀王宫和神庙,两座庞大的建筑鹤立鸡群般地俩俩相望。蜀王宫在内城,也就是“回”字的最里层,通体全由大小均等的平滑石块砌成,共有三层,也是上窄下宽的梯形,像一个倒置的酒樽。神庙在外城,是一个宽大的蓬屋,由二十九根象脚般粗壮的柱子支撑着,足以容纳两三百人。祭坛在神庙的正前方,那是用竹编围成的卵石台,有三人多高,凡有重大的祭祀活动,国师便拾正中的石阶而上,身着盛装,在台中主持大礼。
据说这座雄伟的都城比起当年中原称霸四野的商朝人的王都还要大上一倍,而按照商王朝的礼制,王都必定要大于方国之都,虽然蜀并非商的方国,却也惹来了商王的不满,甚至以此为由对蜀国发动了数次征伐。
“说什么冒渎天威?!笑话!蜀又不是商的方国,不过名义上给了它几分面子,凭什么我们的王城就不能建得比它大?”安实谈起那段历史犹自愤愤不平——就好像他亲身经历了一般:“借口!其实他们是觊觎南中的铜矿,蜀是中原到南中的必经之地,可偏偏不是他们的属地,他们需要铜,就得把钱送进我们的口袋,你说他们心不心疼?再加上蜀国地沃粮足,又可轻得南中铜,占尽天时地利,迟早成为一方强国,这才是他们最大的担心,他们所有的行为只是想占有蜀。”
“可是,为什么商灭亡了,我们还在?”我若有所思:“事实上,他们比我们强大。”
安实轻蔑地一笑:“根再细扎得够深就能牢固,水再多铺得太宽却易干涸。不管是夏还是商,他们都没占到什么便宜。”
“可是还有周,你忘了吗?大概他们把水沟挖得又深又宽吧。”
安实讶异地望着我:“原来长老的书,你已经读过了。”
那段经历实在是蜀国不堪回首的一个耻辱,创造那个耻辱的阴谋使得蜀国人对于中原的一切美好印象荡然无存,而蜀国也因此刻意将自己变成了闭关自守的孤国。
这一段历史,我是从申巨所著的《蜀史图志》中读到的。
这本书耗费了申巨大半生的心血,在他找到我之前,那几乎是他的全部生命。
他用文字配上图画将他所知道和所能收集到的所有蜀国历史都记录了下来,书中包罗万象,有蜀国重大的政事、军事和祭祀事宜、有地图、有各种图腾符号、有历法、天文星相……
他的书让我的心迅速扩容了数千年。
搜索关注 连城读书 公众号,微信也能看小说!或下载 连城读书 APP,每天签到领福利。
Copyright 2024 lcdudu.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