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字数:9113 更新时间:10-08-08 17:05
独角兽(Unicorn):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头顶正中长有一支单角的动物。中国神话传说和西方神话传说中皆有记载和描述。然而,中国神话中独角兽的东方形象与大家熟知的形似白马的西方形象截然不同。
东方神话中的独角兽
在中国神话中,独角兽是一种吉祥之物。它只有在履行重要使命时才出现。它的出现被人们视为美好时代的象征。当世界和平美好时独角兽将会重现。
传说大约五千年前第一只独角兽出现,并将文字传授于伏羲皇帝。在大约4700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697年,另一只独角兽出现在黄帝的花园。这一吉兆被视为黄帝之统治将千秋万代,和平繁荣。尧帝统治时期也出现过两只独角兽,因此,尧帝便成为四千年前五大皇帝之一。
中国独角兽较为复杂,至少有6种形态,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半雄半雌的麒麟;还有两种是雄性的麒和雌性的麟。另外还有一种著名的就是獬豸。
1、麒麟
麒麟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四灵兽之一。是吉祥神兽,主太平、长寿。
“麒麟”以“鹿”为偏旁,古人造这个词的时候,便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麒麟由鹿演化而来,但它又决不是鹿,比鹿多了一些零件和装备。麒麟的额头长着像龙一样的肉质的角、鹿的身体、马的腿、牛的尾巴,身上五彩斑斓,腹部是褐色的,行走时不会踩花和草,素食。
麒麟在古代很多典籍中均有记载,如《山海经》、《史记》、《论衡》等等。“十四年庚申,鲁西狩获麟,孔子作春秋。”便是十分有名的传说。其中麒麟不但会被发现,被箭射中还会死……显然不是信仰的产物。似乎在上古,麒麟虽少见,却也不算是“妖怪”之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麒麟的本来面目,也逐渐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宝库里,麒麟是我国历代人们喜闻乐见的装饰形象。这个瑰丽多姿、仪态万方的神灵瑞兽,不但集中了自然界各种动物美的大成,而且表现了超出自然本色的理想化的形式美,给人以吉祥的祝福和美的享受。
麒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特征和气质。它的演变基本上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即春秋战国时期传说中的朦胧美,两汉时期的古拙美,南北朝时期的雄健美,逐渐过渡到明清时期的繁华美。
从麒麟的演变过程看,它与龙的演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以至到明清时期两者逐渐同化,使麒麟变成鹿形的龙,除了蹄子像鹿,尾巴像狮和躯体比龙短外,其余和龙的形象一样。因此,明清时期的麒麟,实际上是一种变异的龙。
龙凤研究专家王大有先生认为:麒麟是龙凤家族的扩大化,他在著述的《龙凤文化源流》中说:“麒麟虽以鹿为原型,然而实际上是一种变异的龙,只易爪为蹄而已。它为中央帝的象征,但因出现较晚,并不具统治地位,而中央帝的实际形象是蛇躯之龙。”
古文中常把“中央黄帝”尊为麒麟,而后来人们把历代帝王比喻为龙,从中我们也可看出麒麟与龙的因果关系,它们同属一宗。商代龙的角,常常用长颈鹿(古时将长颈鹿称为麒麟)的菌状角,这是麒麟与龙的又一种复合观象。秦汉时期,龙从蛇体向兽体转化,和后来的麒麟极为相似。汉代以后,麒麟作为一种“仁兽”虽慢慢从龙的大家族中分化出来,而逐渐自成一体,成为“五灵”之一,但却始终没有脱离龙的范畴。到明清时期,终于“万变不离其宗”,和龙的形象靠拢,成为龙家族中的一员。
麒麟往往在太平盛世之际,伴随着圣王或是喜庆祥瑞之时出现,在瑞气祥云缭绕中,在优雅的香音飘渺中,款款而来。有的还把麒麟说成是能吐玉书的圣兽,有的还给麒麟插上双翼,说它能从日月飞翔,是天上的星宿,是神灵之兽,是吉祥的预兆。
目前,留存在中华大地上最为著名的麒麟当数南朝帝陵前的石雕。麒麟纹饰华丽,身躯趋向于狮虎形象,用巨石雕琢而成,身高在3米左右。麒麟挺胸曲腰,目目真口张,颈短而阔,昂首作仰天长啸状,麟身纹饰极富装饰味。体感强,且厚实。石雕在重视整体感的基础上,更注意夸张和变形,显得壮美而有生气。
宋代的麒麟虽保持着鹿科动物的特征,但从其颈部鬃毛的飘拂,以及躯体麟片的刻划上,却已向龙形方向靠拢。元代的麒麟则明显的龙形化了。
明代麒麟头部呈马头形,而头部的装饰和明代龙的头部是一致的,连头部的鬃毛也是前冲的,身躯上一般密布鳞片,马的蹄,四肢及身上有火焰披毛,色泽以青色为多,也有黄色和绿色的。
明代的麒麟风格也各不相同。在北京法海寺内便出现了不同造型风格的石雕麒麟,一为鹿身蹄形麒麟,显得纤巧、灵动,给人一种祥瑞之气。另一为狮身爪形麒麟,显得壮实而肥硕,但瑞气与灵气都不如前者。帝陵前的明代麒麟却又是一种类型,其形体在往龙转化发展的基础上又继承了南朝时期的瑞兽风格,使麒麟显得稳健雄浑,这可能是与守卫陵墓的职责有关。
有人把天安门前华表上的朝天猎孔说成是蹲龙,其实,倘若把其造型和麒麟进行比较的话,那纤巧灵动的身躯,那蹲伏的姿态,似乎和麒麟的形状更接近一点。
而到清代,麒麟的龙形化特征得到进一步固定,形成了“龙头、麋身、马蹄、龙麟、狮尾”的艺术形象。麒麟的龙形头部刻划繁复华美,图案趋向规范化、工整化,与六朝时期的麒麟比较,已失去了那种刚健豪迈的气势。
2、獬豸
獬豸獬豸(xièzhì),也称解廌或解豸,是古代传说中的异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独角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会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帝尧的刑官皋陶曾饲有獬豸,凡遇疑难不决之事,悉着獬豸裁决,均准确无误。所以在古代,獬豸就成了执法公正的化身。
獬豸与法的不解之结,还可从古代“法”字的结构得到解答,古体的“法”字写作“灋”,而“廌”即为獬豸,“廌法”二字合为一体,取其公正不阿之意,所以从水,取法平如水之意。獬豸作为法律象征的地位就这样被认定下来。由“灋”到“法”,“廌”字虽然已被隐去,然而它象征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并没有消失。
毕竟是传说,不曾有人亲眼见识獬豸究为何物,因而引出人们诸多想像,有人认为它象鹿,有人称它似牛,更多的说法还是羊。除了相关的古籍如《后汉书》、《论衡》、《五杂组》等记述之外,考古发现,秦之前文物中的獬豸都是一角羊的造型,牛形獬豸则出现在东汉之后。
作为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獬豸一直受到历朝的推崇。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文王曾获一獬豸,照其形制成冠戴于头上,于是上行下效,獬豸冠在楚国成为时尚。秦代执法御史带着这种冠,汉承秦制也概莫能外。到了东汉时期,皋陶像与獬豸图成了衙门中不可缺少饰品,而獬豸冠则被冠以法冠之名,执法官也因此被称为獬豸,这种习尚一直延续下来。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绣有“獬豸”图案的补服。
显然,獬豸形象是蒙昧时代以神判法的遗迹。进入近代,仍将其视为法律与公正的偶象。
与此相类似,在西方,独角兽也被认为是纯洁的象征。人们认为它的角的力量能够压制任何道德败坏的事情。同时有贞洁的含义,是完美骑士的代表。
东方独角兽的历史
独角兽很少出现在传说中,也同样在现在小说中罕有它的踪迹。但在口头流传的故事当中,有很多关于独角兽的描写。旅行者的传奇所孕育的古代文学传达了独角兽一些细枝末节的信息,这也同样影响了现在文学,使得有关独角兽的想象一直流传到现代。
也许第一个看到独角兽并且记录下来的人是中国皇帝伏曦,他生活在公元前2800年。他的出名是由于他发明了多种乐器,一夫三妻制以及三个字符所代表显示未来的铭文。
一天,当伏曦在沉思人生命的有限与对社会的永久贡献时,他看到一头奇怪的鹿,这头鹿站在黄河边。这个生物和幼小的牛犊一样大小,但银色的角从它的额头正中伸出,它的皮毛五颜六色。当它站在河里,浑浊的河水就变得清澈。当它离开的时候,伏曦看到它的背上和身体两侧有奇怪的花纹。当它消失在远方的时候,伏曦沿着它行走留下的痕迹追踪而去,突然意识到这些痕迹能被用来描述思想和语言。
这样的独角兽,或者说叫做麒麟,引出了中国文字的产生。当然,它也使记录当时的思想流传后世成为可能。独角兽随着伏曦的死亡而消失,直到黄帝的出现。黄帝发明了房屋并缔造了最初的城市。当他老年的时候,他在自己的庭院中看到独角兽。这个动物对他鸣叫,使他极度惊异。他死后,人们相信,他的灵魂骑在麒麟的背上而得到永生。
从那以后,中国的传说中鲜有独角兽的出现。而独角兽的出现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前面说是吉祥的象征,同样的,独角兽的出现有时也象征着法规的公正,或者坏事的预兆,或者伟人的死亡。
大约2500年前,麒麟出现在一个年轻女人面前,在她手里留下一块翡翠玉牌。在玉牌上有一些文字预示着,预示着她将成为无冕之王的母亲。
预言成真了,孔子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先哲。孔子并没有王冠或者成为一个掌权者。(因为翻译的英文,不大明确,关于孔子与麒麟的关系,可见于“麒麟送子”的典故——《拾遗记》中讲的“孔子未生时,有麟吐书于阙里人家,……”以后,人们又把吐书生孔子而演变为送子,便成为“麒麟送子”了。孔子的母亲,不知道中文名字是什么,只能就写英文了,惭愧)据说麒麟走路很轻,他的蹄子不发出声响。一些人相信它如此轻是因为它不想压碎脚下的草叶。孔子一生之中只看到过一次麒麟,从他看到这个生物起,他知道他的死亡临近了。那以后,周朝也渐渐的衰落了。
那以后的400年,直到汉朝,麒麟才再一次出现。汉武帝时,他在皇宫里建造了一个特别的房间来供奉麒麟。从那以后,没有太多的有关麒麟的记录,很多人相信麒麟在中国灭绝了。因为很少发现它的踪迹,对它一无所知。人们相信,如果还有任何一只麒麟存在,它必定是存在在中国广袤的深山中不为人们所见。
西方神话中的独角兽
Unicorns即是独角兽,是传说中一种神秘的生物。通常被形容为是修长的白马,额前有一螺旋角(这也是独角兽的特征)。关于unicorns的形态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的说它像一匹大马,头上有一只角,是难以驯服的生物。有些人则认为它是山羊般的生物,独角,神圣的生物,有些民族甚至信奉unicorns。古罗马博物学家普利斯形容unicorns为四肢似大象,狮子尾,上半身像山羊,头上有一黑螺旋纹的角,是极凶猛的怪兽。到了380BC,有一希腊哲学家Ctessias对unicorns作出一种普遍形态。他说unicorns是印度一种野生生物,有白色的身体,紫色的头,蓝眼,一只又直又硬的角,底白,中黑,顶部是红色。这有可能是把独角仙神化后所形成(独角仙也叫unicorn)。
独角兽近代的说法包含了不同地方民族的幻想而成,由最初类似山羊的生物显变成纯洁而美丽的野兽。它可以化成不同的大小和颜色,由象牙般纯白或黑檀深黑甚至彩虹的颜色,逃过猎人的追捕。有时还像飞马般有翼。不过,unicorn的基本概念却没变,就是代表高贵,高傲和纯洁,当然还有它额前的长角。其实不同的说法在于每个地方文化不同。在东方的一些国家就称之为麒麟,是“四灵”之一。“Unicorn”源自于希伯来文“re‘em”,早期古老翻译为“monokeros”,意解“独角”,后来转成英语“unicorn”了。
Unicorns之角有治疗能力,能过滤尘埃和毒物以防止中毒和其它疾病甚至有长生不死之效。所以欧洲皇家贵族盛行用独角制成的杯,因为传说可以测试有没有毒。独角兽之角在欧洲被视为解毒珍品,对治肚痛甚为有效,就是这样unicorn便成了猎人的目标……角有治疗能力的想法可能源于中古故事。传说,在子夜有很多动物围住一个水池。但是水是有毒,它们不能喝,直至unicorn出现。它把角轻轻沾一下水池,有毒的水马上变回清澈,洁净。独角兽是幻想中的神兽,但近代考古学家认为独角兽的角其实是北极海独角鲸科“一角鲸”(也叫unicorn)的牙。
西方独角兽的历史
尽管独角兽从历史的早期就存在于欧洲,实际上它们在《旧约全书》中被频繁的提到。作为一种希伯来传说中的动物,大多数关于它的早期描述看来都来源于阿拉伯王的karkadann(一种动物的名字)。
在Persia,阿拉伯,印度和北非,凶残的karkadann,与温和的麒麟不同的是,它是一种人畜都惧怕的动物。然而,人们为了获得它的角,偶尔会试图去捕捉karkadann。它的角可以用来制成长笛或者被用来制作解毒药剂。
Cnidus有个名叫Ctesias的药剂师为Darius二世教廷制作药剂,那以后,他也曾效命于Persia。公元前416年,在他离开Cnidus到公元前398年他回到Cnidus,他学习养生之道,也努力保存大量关于生命和历史的学问。他的其中一件功绩,Indica,曾经被作为残破的摘要碎片而被保存下来,后来的副本流传了5个世纪之久。
Induce的第25章中,Ketosis描述了独角兽:在印度的森林中,(独角兽)的体型和体型较大的马一样,或者比马大一些。他们的身体是白色的,头是深红色,眼镜是深蓝色。它们的角从额头正中伸出,大约一英尺半长。
独角兽的角磨制成的粉末可以作为抵御致死麻醉药的解毒剂。角的根部,眉上两手宽的额头是纯白色。角上端很尖锐,是鲜红色,中间呈黑色。用独角兽的角制成容器喝酒的人说,这能够治愈疾病(癫痫)。实际上,饮用独角兽角杯而免于中毒的人,是因为他们还饮用葡萄酒,水,或其他液体稀释了毒药而免于死亡。
不论是驯化的还是野生的独角兽,实际上,所有的硬蹄动物都没有踝骨,它们的肝脏也不分泌胆汁。独角兽却有踝骨和胆汁。如同一头普通的公牛,但却是遍体朱红。
这种动物动作敏捷有力,以至于没有哪种动物,甚至是马,能够追上它。在印度,Rishi时期,只有一个农家孩子第一次获得了一些关于独角兽的第一手资料。Vibhandaka,这个农家男孩,帮家里照管田地。一天,在一个宗教仪式上,他遇到了来访的一位贤者。这个人给了改变他一生的机会。一年后,当贤者再来到这个村庄的时候,Vibhandaka的生活改变了。他告诉父母他的决定,接着和贤者一起永远的离开了家。很多年,他的生活一成不变,他作为贤者的随从深入ashram森林直到贤者死亡。Vibhandaka埋葬了他,离开ashram。他流浪了很长的距离,最后找到了一个被废弃的洞穴。尽管这个洞穴被废弃了,一些野生动物为了避雨常来这个洞穴。他和一头独角兽成了朋友,独角兽总是陪在他的身边。
亚历山大(Alexander)的父亲菲力普(Philip),曾经捕获到一只长了一只角的动物。但不论是菲力普还是其他贵族,没有人能够骑上它,独角兽总是很快把他们甩下来。亚历山大饲养它,并且给它起名Bucephalus。他驯服它并骑它去战斗,以此证明他的勇敢。如何活着捉到一头如此危险的野兽是一个有趣的问题。Aelian(公元三世纪一个罗马作家)的观点是,只有最年轻的cartazons(不知道这词的意思)才能够捕捉它,因为最强壮的成年人也很难使它屈服。karkadann的传说影响了作家们对独角兽的描写。
因此,Seville的Isidore在公元600年写道:独角兽是残忍的野兽,经常与大象争斗。他还注意到,用少女能够诱使独角兽上当而被捕捉。独角兽会把它的脑袋靠在少女的裙摆上入睡,因此很容易被猎人捕捉到。
有一只角的野兽出没于喜马拉雅(Himalayas)的雪山,从而形成了一些古老的传统。因此,很多人认为西藏是独角兽传说的源头,尽管在历史上曾经有一度被称作月亮山,Abyssinia的最高点,荣耀之地。传统继续的延续下来。所以,有4尊黄铜的独角兽雕塑仍存在于Abyssinian王的宫殿中就不是什么令人惊奇的事了。
传说中的独角兽是个优美的生物,是一匹周身雪白的小马,灵活敏捷,前额有一只充满魔力的角。它有时被描绘成雌性。现实世界中,我们能发现的,独角鲸,也许是这个神话动物的最近的亲缘,不过独角鲸生活在遥远的深海而不是山川草原。生活在陆地上的犀牛,前额也有一只尖利的角,可惜相貌差距甚远。
公元前398年,古希腊的历史学家Ctesias在他的书中写道:“独角兽生活在印度、南亚次大陆,是一种野驴,身材与马差不多大小,甚至更大。他们的身体雪白,头部呈深红色,有一双深蓝的眼睛,前额正中长出一只角,约有半米长。”这只神秘的角从此流传了几个世纪。底部雪白,中间乌黑,顶端鲜红,独角兽锐利的角有着奇异的魔力。从角上挫下来的粉末可以解百毒,服下粉末即可抵御疾病、百毒不侵,更能够起死回生。魔力令人们对这只离奇的角发狂,每个贵族都想拥有独角兽角做的酒杯,每个猎人都妄想有朝一日独角兽落入他的陷阱。
中世纪的神话传说中,独角兽自由地徜徉在山间野外,它们对人类十分友好。故事中,单纯善良的独角兽往往被少女的迷人的体香所诱惑,陷入可怕的圈套,“纯洁”的少女野蛮地斩下它那神奇的角,失却魔力的独角兽只能听由猎人无情的宰杀。
——————————————————————————————————————————
狞猫:学名:Caracalcaracal,英名:caracal,分类:食肉目、猫科,产地:非洲和亚洲南部。
狞猫栖息在干燥的旷野,也有在山区、树丛和沙漠活动的踪迹。白天躺在洞穴中,半夜外出觅食,主食鸟类、小兽。以小家族形式在一起,有一定的领地,并用尿液标记领地的范围。肩高40-51厘米,体长60-105厘米,尾长20-35厘米,体重11-20千克,妊娠期78-81天,性成熟期12-21个月,寿命18年,狞猫跳跃能力极强,能捕捉降落或起飞时的鸟类。
狞猫有时被人称作沙漠猞猁或非洲猞猁。因为和猞猁一样,它们都长着又大又尖的耳朵,大耳朵上都有长长的黑色丛毛。但狞猫和猞猁并不是类似的物种,从体形上比较,狞猫的个头略小,约60-95cm长,且身形瘦长,四肢纤细,它们的尾巴也比猞猁长,约有身长的1/3。狞猫的毛色一般是浅黄棕或深红棕色,腹部、眼睛四周以及下巴的毛发则是白色的。同时,眼角还有一条细细的黑线,一直延伸到它们鼻子的地方。它们那双大耳朵的背面是黑色的。实际上Caracal这个名字就是来自土耳其语“karakulak”,意即“黑耳朵”。当然也有人看见过全黑色的狞猫。
狞猫的栖息地也很广。从非洲的南部、中部、北部地区经过阿拉伯半岛的部分狞猫地区一直延伸到南亚,包括印度。它们能生活在干旱的热带草原、林地、灌木地区,甚至海拔3000米的山地。和其他生活在干旱地区的猫科动物一样,狞猫也能在没有水的情况下长时间生存。这时它们主要依靠猎物体内的体液获得水分。
狞猫在非洲大陆上有7个亚种,而亚洲只有两种。在非洲大陆,狞猫在南非和纳米比亚的种群数量最多,当然非洲大陆其他地区的狞猫也猫口庞大。不过出了非洲,生活在亚洲地区的某些亚种运气就不那么好了。生活在土库曼斯坦的狞猫以及亚洲西南,印度西北部地区的狞猫数量较少。有些证据显示土库曼斯坦的狞猫并非一个独立的亚种,而应该归入西南亚洲的狞猫当中。但如果土库曼斯坦的狞猫仍然是个独立物种的话,它们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甚至可能灭绝了。
狞猫大部分时候利用夜间捕食,但也会利用傍晚时光去搜寻猎物。当然,白天的狞猫也不会整天睡大觉,它们也会干点抓鸟之类的举动。狞猫身手矫健,常会以比较小的猎物为食,比如跳鼠、沙兔、地松鼠、岩狸等动物。当然,它也能捕捉到大一点的苇羚、小羚羊。狞猫有时会象豹子一样,把比较大的猎物拖到低矮的树枝上慢慢享用,这样的食物通常能够它们吃几天的。另外,它们的捕鸟技术非常值得一提,由于狞猫十分敏捷又极善跳跃,它们能跳起好几英尺高,将刚起飞的鸟捉住,比如鸽子和珍珠鸡等。
狞猫属于“不善言辞”的动物,对于这个嘈杂世界它们更乐意保持沉默。而它们偶尔发出的叫声则如同豹子。这时如有不明就里的人类经过此处,没准会被吓住。
大部分地区的狞猫没有固定的交配期。经过69-78天的孕期,母猫会产下1-6只小猫。小狞猫概在10天左右睁眼,并在10-25周断奶。而在16-18个月后,“小猫”们走向性成熟,当然它们往往在12个月大的时候就独自出去闯天下了。另外它们的寿命比较长,大约有19年。
尽管在中非和西非部分地区,狞猫会因为它们的毛皮不幸成为人类的手下阴魂,它们的数量还是比较乐观的。不过在南部非洲,由于它们有时以家畜为食,所以往往会被农场主杀戮。目前非洲狞猫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CITESAppendixII),而亚洲狞猫则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CITESAppendixI)。
狞猫是一种领域性非常强的猫科动物,它们的体型中等,但是被归于小型猫科。雄性的狞猫一般的体重为13-18公斤(28-40磅),而雌性则较轻一些。狞猫的外表和猞猁很像,所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它被认为是猞猁的近亲。但是,现今的基因研究显示,狞猫完全不是猞猁的近亲,反而和薮猫的关系比较近。狞猫的体长有65厘米(约2英尺),另外的尾长为30厘米(约1英尺)。它比猞猁有著更长的双脚和较细的身躯。狞猫的毛发有许多种颜色-有酒红色、灰色和沙灰色,也会有黑化的狞猫。年轻的狞猫在其下部有著红色的斑点;成年的狞猫则除了在眼睛上方有黑色斑点外,没有其他的条纹。狞猫最著名的特征在于其长且浓厚的黑色耳朵,而这也是其土耳其名称karakulak(意为“黑耳”)的原由。它的耳朵由20条不同的肌肉来控制,以帮助它寻找猎物。成簇的毛发帮忙精确地确定其猎物的位置。
狞猫分布于非洲和西亚等地,居住在干草原和半沙漠地带,但也在林地、热带稀树大草原和灌木林等地带。它是独居的或成对的领域性猫科动物。狞猫可以长时间不喝水而持续存活-水份的需求可以由猎物体内的水来满足。于夜间(但在较冷的季节,也会于日间)狩猎啮齿目和野兔;很稀少地,但它甚至也会攻击瞪羚、小型羚羊或年幼的驼鸟。狞猫很挑食,且会抛弃捕抓到的哺乳动物的内脏,部份会拔掉蹄兔目和更大型猎物的毛发,且会除清皮肤上的肉以避免吃到毛。但是,它会吃小鸟的羽毛,且可容忍腐肉。它最为人所知的是其捕鸟的技能;狞猫可以抓到飞行中的鸟类,有时一次可抓超过两只。狞猫可以跳得且爬得特别地高,这可以使其比其他食肉目更易捕抓到蹄兔目的动物。其在野外的寿命平均为12年,圈养的寿命则平均有17年。因为其也意外地容易被驯化,也曾在伊朗和印度被当做猎猫。
因为狞猫很容易被驯化,有时会被当做宠物(尤其是在美国),并且据说很容易适应和人类一起生活。它通常被非洲的农夫视为有害动物,因为它很常翻过围篱,捕食鸡和其他家禽。
在野外几乎看不到狞猫,不是因为它们非常地稀少,而是因为它们隐藏得非常好。在如肯尼亚和博茨瓦纳等国家猎游时可以遇到许多其他的动物,但看到狞猫的机会却是非常少的。
搜索关注 连城读书 公众号,微信也能看小说!或下载 连城读书 APP,每天签到领福利。
Copyright 2024 lcdudu.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