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四章 突发事件

章节字数:2585  更新时间:18-02-04 14:38

背景颜色文字尺寸文字颜色鼠标双击滚屏 滚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马扩来到边境上,很顺利地接上金国使者,于宣和六年(1124)正月初六,回到东京。金使入宫,将讣书呈上。宋徽宗随即下诏,为哀悼金国皇帝驾崩,特辍朝五日。宋徽宗还特意来到皇城内东门的一间屋子里,穿了穿丧服,以表达自己对金国皇帝的沉痛悼念。

    转眼间,便到了正月十五上元节。每年上元节观灯,都是东京城一大盛事。这天晚上,宋徽宗要亲临宣德楼,与民同乐。

    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三元节晚上燃灯的习俗,因此也称三元节为灯节。所谓三元节,上元是正月十五,中元是七月十五,下元是十月十五。《宋史》说:“三元观灯,本起于方外之说。自唐以后,常与正月望夜(即正月十五),开坊市门燃灯。”

    三元观灯习俗的形成,似乎与佛教、道教都有一定的关联。北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燃灯习俗已演变成为花灯展览,宗教的色彩与意味已经变得很模糊,已经与社会文娱活动融合到了一起,成为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六月,朝廷下令停止中元与下元灯展,要求集中力量办好上元灯展。上元灯展,要连续举办五天,称作“上元五夜灯”,这在北宋已成为一种规制。所以,如何办好上元灯展,每年都是东京开封府所要考虑的一件大事。实际上,上元灯展已成为东京城标志性的盛大节日之一。

    北宋中期以后,朝廷在上元节安排三天法定假日,以便于官民同乐。这一政策,有力推动了上元灯节的发展。每到上元佳节,东京城大街小巷都要张灯结彩。御前大街上,灯市更是绵延数十里。市民们晚饭后涌上街头,观灯赏月。宣德楼前广场上,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此情此景,曾令王安石按耐不住内心的兴奋,写下这样的诗句:“车马纷纷白昼同,万家灯火暖春风。”

    到了宋徽宗朝代,上元灯展更是辉煌壮观,盛况空前。为了办好灯展,自头一年的腊月十五,便开始在景龙门一带做预展,称作“预赏”。而且,灯展的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东京梦华录》对此有详细记载:

    “正月十五日元宵,……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奇巧百端,日新耳目。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宣徳楼上,皆垂黄縁。帘中一位乃御座,用黄罗设一彩棚,御龙直执,黄盖掌扇,列于帘外。两朶楼各挂灯球一枚,约方圆丈余。内燃椽烛,帘内亦作乐,宫嫔嬉笑之声下闻于外。……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姓山呼。”

    每年面对如此盛景,宋徽宗都是喜气洋洋,心花怒放。然而,今年情况有些不同,今年宋徽宗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并不是因为金国皇帝的去世,而是因为平州事件。平州事件,在宋徽宗心里留下了一个很沉重的阴影,让他体会到了什么是失败感,什么是挫折感。他知道,收回平营滦三州的愿望,已经彻底化为了泡影。

    上元节这天晚上,宋徽宗与郑皇后来到宣德楼上观灯。一个突发事件,让宋徽宗心情更加糟糕。这个突发事件,详细记载在蔡京儿子蔡绦所写的《铁围山丛谈》一书中。

    按照朝廷规定,天子御楼观灯,开封府尹必须在西楼下安排警卫人员,以保障皇帝的安全。可不知为什么,那天晚上,在西楼下似乎并没安排警卫人员。当时,宋徽宗正独自站在西楼窗口往外观看,身旁也没有内侍跟随。窗外是灯火万盏,人群熙攘。隔着重密的帘幕,楼下百姓不可能看见宋徽宗站在窗口里面。

    可是,突然之间,有一个人从人群中跃出。那人身穿缁色布衣,模样好像是个年轻和尚。那人用手指着窗口帘幕,大声指责说:

    “汝是耶,有何神?乃敢破坏吾教。吾今语汝,报将至矣!吾犹不畏汝,汝岂能坏诸佛菩萨耶?”

    当时,现场很多人都听到了这些话,“皆失措震恐”。很快,那人便被皇宫警卫人员抓获。宋徽宗命内侍传旨,要求开封府立即进行审问,彻底查出此人背后的阴谋。

    第二天上午,宋徽宗亲临审讯现场。那人又对宋徽宗说:“吾岂逃汝乎?吾故示汝以此,使汝知,无奈何吾教。尔听,汝苦吾,吾今不语矣!”

    审讯人员见其面对皇上,仍很猖狂,于是对其用刑。“箠掠乱下,又加炮烙”,逼问其到底是什么人。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那人竟一句话也不回答,而且对于用刑也毫无痛楚之状。

    宋徽宗见状大惊,令人赶紧去请宋冲妙羽士过来。宋冲妙善行天法,很有名,世称宋法师。

    宋法师来到现场看了看,也感到很神奇,也没看不出什么名堂。他很无奈地向宋徽宗禀奏道:“臣所治邪鬼,此人者,臣所不能识也。”

    审讯人员见宋法师都治不了他,只好继续加重用刑。“断其足筋”,接着又施行刀脔,“血肉狼藉”。然而,直到傍晚,用尽各种刑罚,直到将其弄死,那人也一言不发,最终还是没弄清其身份与来历。

    这个突发事件,让宋徽宗心里非常不痛快。整整一天,宋徽宗直接参与了案件查办,可最终毫无所获。

    这件事,很显然与佛教有关。对于佛教与道教,宋徽宗态度一直很鲜明,即贬斥佛教,尊崇道教。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四次灭佛运动,即北魏太武帝真君七年(446)、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和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4),佛教史上称之为“三武一宗”法难。宋徽宗虽然没实行过灭佛之举,但他对佛教的确也造成过伤害。

    宋徽宗笃信道教,特别是在政和、宣和年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崇奉道教。政和六年(1116),宋徽宗听信道士林灵素编造的虚妄神话,相信自己是“上帝之长子”神霄玉清王下凡,号“长生大帝君”。第二年,宋徽宗下诏通告全国,改天宁万寿宫为神霄玉清万寿宫,并在大殿上设长生大帝君像。宋徽宗还下旨给道录院大臣,让他们上表章,册封自己为教主道君皇帝。但此尊号只适用于教门章疏,而不施行于政事。

    宣和元年(1119)春,宋徽宗又下诏,改佛号为大觉真仙,僧为德士,寺为宫,院为观。不久,又改尼为女德。

    这些改名活动,都是道士林灵素在背后谋划和怂恿的。林灵素对佛教似乎很有仇恨,“欲废释氏”。宋徽宗对他很信任,“故有是命”。史称此次改名活动为“废佛”。其实,宋徽宗本人对佛教也没有什么好感,他曾说过:“睹中华被金狄之教焚指炼臂,舍身以求正觉,朕甚悯焉。”

    “废佛”一事,在佛教界引起轩然大波。不仅遭到各地僧侣的抵制,而且朝廷大臣对此态度也很不一致,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这年十一月,林灵素被罢斥流放,不久被赐死。“废佛”闹剧,到宣和二年(1120)六月宣告结束。当时,宋徽宗迫于内外压力,不得不专门下诏,恢复寺院和僧尼原来称号。

    可是,宋徽宗因“废佛”而对佛教界造成的伤害,恐怕不是一道诏书就能修复好的。宋徽宗因“废佛”而招致的佛教界激进人士的仇恨,也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消除的。

    

    搜索关注 连城读书 公众号,微信也能看小说!或下载 连城读书 APP,每天签到领福利。

打赏本章    举报本章
这本书实在是太棒了,我决定打赏作品的作者!
100 铜板 300 铜板 1000 铜板 3000 铜板
5000 铜板 10000 铜板 30000 铜板 100000 铜板
打赏查看
送黄瓜送苹果送香蕉送笔记本送手机送钻石送跑车送别墅
标题:
内容:
评论可能包含泄露剧情的内容
* 长篇书评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显示在小说的爽吧中。
* 长评的评分才计入本书的总点评分。

Copyright 2024 lcdudu.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