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字数:1687 更新时间:17-03-14 13:23
只差一道国书,宣告最后一个东方大国的彻底终结,秦国才能算是真正步入华夏一统的新时代,可这道至关重要的国书,起草的官员不知换了几何,底稿更日日修订,却始终无一件能令君王满意,任满朝文武个个捶胸顿足,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那国书仍稳稳压在君王的御案之上。
隔着一只木几跪坐在草垫上的少年,抬头望向对座弯腰拱背,两鬓花白的中年男人,“先生能否算得君父此番究竟是何心意?”
男人不动声色看向卧榻上凝神静听的人,“要想知道秦王的心意,公子怕是还要先知晓些齐国现下的境况。”
榻上人心领神会点头接下话来,“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周成王一语以定齐国之尊。桓公九合一匡,堪称真正的霸主,只可惜晚年昏聩,诸子相争,落得个‘身死不葬,虫流出户’的下场。不出数代,田氏代齐,并其采邑,驱逐姜氏于海中。田齐虽不乏能主,只可惜僭位称王,终非正祀,数场大战,迭遭灭国之险。齐地富饶,自古通工商之业,得渔盐之利,商贾云集,民风奢靡散漫,民可失其国,不可失其利,故秦得其国易,得其利难。更何况,齐国虽靡,若果有一战,却至少还有四十万可用之兵。”
少年禁不住皱起眉头,“先前诓骗齐王建,许其封地五百里,若不能兑现,两国岂不是仍免不了一战?”
赵成一脸讽刺道,“没断奶的老齐王若果有一战的魄力,当初便不会允诺归降。”
“那君父究竟还在犹豫些甚么?”
少年对座良久未曾发话的人,口中突然发出一声怪笑,赵高当然知道他的君王在想些什么,他半辈子都在揣摩主人的心思,就算是君王对着一棵树皱眉,他也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到底是哪片叶子碍了尊者的眼。旁观种种变故,他能猜到,君王必是也同他一般有了再世为人的经历。他的陛下,从前该得到的都已得到了,唯一的缺憾不过是没能得到个好名声,故而现下犹豫再三,既想巧取豪夺,少费心力,又怕招惹一身骂名。
“依我之见,齐国事到此为止,此后公子再无须插手。”
少年闻听,诧异道,“并国之功,岂能半途而废?”
赵高盯着眼前急功近利的孩子,前世他倒真未注意过这个公子跃,此子确比公子胡亥聪慧得多,如此更好,教导一个聪明人总比教导一个蠢材要省力些,“大功已然成了,若再不及时抽身,恐怕就是大祸了。”
“嬴跃愚钝,先生此话怎讲?”
赵高摇摇头,似笑非笑道,“我且问公子,五百里封地在何处?”
少年迟疑,“这……”
“五百里封地你若不予,齐人当然不会怪你,只会责难秦王背信弃义,到时你怎知君王不会后悔当初纳竖子之谋?当年张仪许怀王,尚能做得六里地的主,而今莫说五百里,就算是五里地,公子可做得主吗?”
嬴跃虽感激长者的直言不讳,却仍然听得面上红白交加,贵为王孙又如何,哪件事能由得他做主?
“劳而无功之事,公子还是三思而后行。”
一番详分细解,嬴跃也明白了其中牵扯的事端,心服口服点头告谢,眼前这两人,一者博览经籍,能解天下大势,一者善掐会算,最懂侦测人心,二人若入仕为官,论才能,必不逊于当朝九卿,光明大道不走,竟反来襄助于他,若不是另有目的,便是上天果真要他有所作为。
从前没有人告诉过他,想要跟一个人走多长远,就需要为未来做多少打算,为未来做多少打算,就需要承受多少额外的负担,不管他事先有没有心理准备,爱都会让这一切成为本能。
李孟昔没有回咸阳,而是出人意料地留在三川郡做了地方吏员,卫无疾从前巴不得这人去到天边,可现在反倒希望他回来,姓李的虽然讨厌,但至少能轻轻松松地为那人把一切都安排好。
卫无疾过去想得很简单,身为长子,便理所当然是太子,身为太子,将来便理所应当是秦王,可当他真正将目光从那一个人身上移开,开始去观察他从来不曾注意过的侍宦,宫卫,妃嫔,朝臣时,才蓦然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和欲求,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判断。而当所有人都在或暗通关节,或大张旗鼓地为自己的未来谋划打算时,那个人却仍旧一天到晚只知道他的阿房宫,他的造器坊,不是跟人一道和泥巴,就是在学宫里一呆一整天。君上的丰功伟绩注定会成为挡在太子面前不可逾越的高山,他已经错过了在六国战争中拿军功立威的机会,以后又该靠什么来继续巩固自己在秦国的声望与地位?
卫无疾试过用自己那既没见识,也不聪明的脑子去替他思考这些问题,但那太难了。
搜索关注 连城读书 公众号,微信也能看小说!或下载 连城读书 APP,每天签到领福利。
Copyright 2024 lcdudu.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