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字數:1723 更新時間:20-05-21 12:02
然而,合肥雖地處要害,但終歸隻是一座小城,如果沒有大城在後麵支持,難以持久。袁術本是漢朝諸侯,袁氏家族世居汝南,有深厚的根基,攻下壽春、汝南城次日,占領任城和淮安的賊首均向袁術投誠,司馬懿也正有此意。
當日中午,便召集了高順等四人到府中議事。
“今天叫大家來,主要是想說一下,合肥雖乃要害之地,但為小城一座。如無大城供給糧草軍械,難以久持。近日,紛紛有賊首投靠袁術,我亦有此意,不知大家有何想法?”司馬懿向大家說道。
“大哥,投靠袁術萬萬不可啊!你忘了當初在許昌練馬的時候了嗎?”高順首先反對道。
“主公,如若投靠袁術,豈不是自貶為賊,認賊做主嗎?”隨後,張戶也說道。
“對啊,高將軍和張將軍所說有理。主公,萬萬不可投靠袁術啊。”姚明也是反對道。
“我讚成。”餘和曦笑著說道,“投靠袁術,是增加自身本錢的明智之舉。”
“投靠袁術,一為貶低自身,被天下笑作賊寇。二為袁術乃是庸主,投靠庸主豈能有所作為。”姚明向餘和曦反駁道。
“就因為袁術是庸主,才應該投靠袁術。”餘和曦回答道。
“大哥,你的意思是。。。”高順看向司馬懿,“你想要取代袁術,成為汝南之主?”
“沒錯,袁術昏庸殘暴,且曾落草為寇,難為明主。但我們現今隻有一座合肥小城,五千軍士尚且傷殘參半,訓練不足,不足以與之正麵抗衡。”司馬懿向大家解釋道,“同樣道理,袁術占領汝南四城,城內定民心不歸,降將不服,如果我們可以籠絡降將,再伺機而動,定能取代袁術,收複汝南五城。”
“隻要有了汝南和壽春這兩座大城做後援,合肥孤城的難題便能解決,到時候我們才算真正在這站穩腳跟。”餘和曦接過話來說道。
“可是主公,如果投靠袁術,他把我們的兵馬拆散,又當如何?”姚明向司馬懿問道。
“所以接下來,我要交給你和張戶一個重要的任務。”司馬懿拍了拍姚明的肩膀,說道,“你和張戶回軍營,挑選親兵和精壯士卒分成十人一組,親兵為什長,然後化作農夫潛入到汝南五城當中。一者可為耳目,二者起事時可做奇兵。如果我有需要找你們,會讓高順和你們聯係。”
“是!”張戶和姚明領命。
“我率領剩餘的老弱士卒投靠袁術,高順為我隨從,餘和曦為我丫鬟,這樣袁術就沒有理由拆散我們了。”司馬懿接著說道。
“是!”高順和餘和曦領命。
第三日上午,司馬懿親領合肥城印及軍中帥印來到壽春,向袁術請降。
等了大概兩個時辰,壽春才開城門,袁術的仆人出來帶司馬懿進入到城府之中。
“在下司馬懿,拜見袁公。在袁公天威之下,不敢相抗,特前來送上合肥城印及軍中帥印,望能歸順袁公。”進入殿中,司馬懿向袁術跪拜說道。
“起來吧。”袁術一抬手,向司馬懿說道。
袁術的家仆接過司馬懿手中城印及帥印,司馬懿才站起身來。
“你所部兵馬多少嗎?”袁術麾下謀士,閻象向司馬懿問道。
“回大人,在下所部兵馬共兩千人。其中騎兵兩百,弓箭手三百,步兵一千五百。”司馬懿餘光掃過,轉身向閻象,躬身說道。
“區區兩千兵馬,便可攻下合肥城?你是否有隱瞞不報!”突然,閻象向司馬懿怒喝道。
“非也,非也,隻是碰巧魏軍先與孫權交戰,損傷大半,再受襲擊,才倉皇敗逃。我軍全程跟在後麵,以逸待勞,才僥幸奪得合肥城。”司馬懿裝出恐慌狀,連忙跪下回答道。
“魏軍領軍將軍可是名將張遼,即便再不濟,也不可能被你兩千兵馬擊敗,你撒謊!”閻象當即再次怒喝。
“我。。。在下沒有和魏軍交戰呀。是在合肥城外見魏軍敗逃,才衝進合肥城的,當時在合肥城中,在下也不知道對方是哪裏的軍隊呀。”司馬懿慌張著急地說道。
“好了,好了,閻象,人家誠心來投,你就不要這麼咄咄逼人了。”說罷,袁術一揮手,閻象向袁術一行禮,便不再多說。
“你叫什麼名字來著?”袁術向司馬懿問道。
“回袁公,在下司馬懿。”司馬懿向袁術回答道。
“哦,司馬懿啊,你雖獻出合肥城,但你手中隻有兩千兵馬,封你為太守,恐不能服眾。”袁術裝作一副思考的樣子,良久,對司馬懿說道,“這樣吧,封你為八裏崗縣令,回原部隊挑選二十人作為差役,和你一起上任吧。”
“謝袁公。”司馬懿向袁術連磕三個響頭。
“行了,行了,去吧。”袁術一揮手,示意司馬懿離開。
離開城府,司馬懿故作的笑臉立刻消失了。他心知袁術並不信任他,隻是礙於麵子,不讓歸降之人寒心,才給他這麼一個閑職。但事到如今,他也隻能按照袁術所說,挑選二十親兵,前往八裏崗上任。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Copyright 2024 lcdudu.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