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字數:1236 更新時間:20-04-29 16:22
作者:史遇春
(二)
第二、曾國藩在學問上的三變
1、曾國藩的學問,最初致力於翰林詞賦。
清代沿用明朝製度,設置翰林院,主管編修國史,記載皇帝言行的起居注,進講經史,以及草擬有關典禮的文件;其長官為掌院學士,以大臣充任,屬官如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和庶吉士等,統稱為翰林。
翰林之官,以編修國史、記載言行、講解經史、草擬文件為主要工作,所以,對文字的要求比較高。詞賦之學,最見文字功力,故而,翰林之官,多擅詞賦。
曾國藩最初的學問,功夫用在翰林詞賦上,就我淺見,這是屬於職務性質的學問、屬於技術性質的學問。
而且,詞賦之學,在正統儒家看來,算是末學。
2、後來,曾國藩與唐鏡海(鑒)太常(太常寺屬於五寺之一,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仆寺、鴻臚寺,太常寺卿掌禮樂、郊廟、社稷、壇壝、陵寢之事)交遊。受到唐鏡海的影響,曾國藩專心研究儒家先賢的語錄。
唐鑒(公元1778年~公元1861年),字鏡海,號翕澤,湖南善化人;自幼勤奮上進,學習如饑似渴;清仁宗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己巳洪瑩榜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後曆任檢討、禦史、府、道、臬、藩等官;清宣宗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內召為太常寺卿;服膺程朱之學,是當時義理學派的巨擘之一,蜚聲京門;潛心研究人性理學,繼承了北宋理學大師程顥、程頤兄弟開創的洛學學派和南宋理學大師朱熹創立的閩學派;與清朝大學士倭仁同以理學相號召,有“理學大師”之美稱;當時許多知名學者都曾問學於他,他對曾國藩一生行事、修身、做學問都有深刻的影響;著有《朱子年譜考異》、《學案小識》、《畿輔水利備覽》等。
對於儒家先賢語錄的用心,主要是在修身上下功夫,這是儒家的門徑。
這也是從職務性質、技術性質的學問向人生哲學、修身處世、心理層麵、精神高度的上升。
3、之後,曾國藩的學問,又用在了六書之學上。這一時期,曾文正博覽乾嘉學派的訓詁書籍,但是,對於宋人的注經,他不以為然。
六書之學,是研究六書理論的學問,為東漢許慎所創;唐李陽冰刊刻《說文》,多以臆測;宋王安石著《字說》,隨意穿鑿;鑒於李、王二氏的失敗教訓,自宋代鄭樵始,許多學者力倡並從事六書理論研究。
乾嘉學派,又稱“乾嘉之學”,是清朝前期的一個學術流派,以對中國古代社會曆史各個方麵的考據而著稱。由於該學派在乾隆、嘉慶兩朝達到鼎盛,故得名。因為這一時期的學術研究采用了漢代儒生訓詁、考訂的治學方法,與著重於理氣心性抽象議論的宋明理學有所不同,所以,有“漢學”之稱。又因這一學派的文風樸實簡潔,重證據羅列而少理論發揮,也有“樸學”、“考據學”之稱。乾嘉學派的主要創始人是明末清初的大儒顧炎武,其後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閻若璩、錢大昕、段玉裁、王念孫、王引之等。乾嘉學者搜集鉤沉,輯佚許多亡佚的文獻典籍,例如馬國翰的《玉函山房輯佚書》,輯出經部432種,史部8種,子部152種。該學派研究的對象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各朝規章製度的細節,但總體特點是,避免涉及與明清有直接關係的事物。
(未完待續)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Copyright 2024 lcdudu.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