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食過俸祿、受過優遇、曾被召見,這位清廷官員如何評價慈禧太後?

章節字數:1400  更新時間:19-12-28 11:25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作者:史遇春

    二

    根據何剛德的記述,說是鹹豐帝駕崩之後,端華、肅順圖謀不軌,醇親王奕譞奉了太後的懿旨,在客邸之中逮捕了肅順。

    端華,即愛新覺羅·端華,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26年)襲爵鄭親王。鹹豐帝死後,與怡親王載垣、其弟肅順等受命為“讚襄政務王大臣”(顧命八大臣)。

    肅順,即愛新覺羅·肅順,鹹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七月,鹹豐帝駕崩前,受命為讚襄政務王大臣。

    奕譞,即愛新覺羅·奕譞,清宣宗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鹹豐帝即位後,封為醇郡王。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被加封親王銜。

    醇親王奕譞奉了太後的懿旨之後,那一天,天色極早,肅順所住客邸的屋門還沒開,醇親王領人,捶門大聲傳話說:

    “有旨意!”

    客邸裏麵回應到:

    “如果是後宮旨意,我不接!”

    聽裏麵這麼說,沒有辦法,醇親王遂領人,破門而入,當場拿下肅順,法辦治罪。

    進行了這樣的處理之後,太後一方已經掌握了朝廷的局勢,隨後,才安排鹹豐帝的梓宮(指皇帝﹑皇後或重臣的棺材)返回京師。

    此時,新的君主也已確定,由同治帝繼承大統,成為清朝的第十位皇帝,是為清穆宗。

    在新舊交替的政治鬥爭中,太後一方取勝,於是,兩宮皇太後垂簾聽政的局麵自此成型。

    這一次兩宮的成功掌權,雖然說是恭親王奕訢與各位王大臣翊讚,但是,事件發展的整個過程中,碰到大大小小的事情,他們都不敢自專,都是要奉請懿旨之後,才根據旨意進退、開展工作的。所以,不能說,這次權力交替的整個鬥爭過程中,兩宮皇太後沒有發揮什麼作用。

    奕訢,即愛新覺羅·奕訢,道光帝第六子、鹹豐帝同父異母兄弟,生母為孝靜成皇後博爾濟吉特氏,道光帝遺詔封“恭親王”。

    掌權之後,就兩宮皇太後論,雖說孝欽太後比孝貞太後(慈安)精明很多,但是,剛開始垂簾聽政的時候,朝廷的各種事體,她畢竟沒有親自治理過,所以,處理起來,並不嫻熟。

    關於垂簾聽政初期,孝欽太後不熟悉政務的事實,當時,曾文正(國藩)被召見後,他曾在日記中有所記錄,說是:

    “兩宮才地平常,見麵無一要語。皇上衝默,亦無從測之。時局盡在軍機恭邸、文、寶數人,權過人主。恭邸極聰明,而晃蕩不能立足;文柏川正派,而規模狹隘,亦不知求人自輔;寶佩蘅則不滿人口;朝中有特立之操者,尚推倭艮峰,然才薄識短;餘更碌碌,甚可憂耳。”

    也就是說,就曾文正慧眼看,兩宮皇太後的才能平常,見麵問詢,一句切中肯綮的話都沒有。

    想來,作為朝廷的臣子,在曾國藩的日記中,他這樣評價“至高無上”的主政者兩宮皇太後,如若被發現,一定會落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幸好!

    幸好!

    不信,可以想想滿清治下的諸多文字獄。

    其實,猜想曾文正通俗的說法,應該是這樣才是:

    兩宮皇太後才具平庸,見麵說話,半句話都說不到點子上,盡是些不關痛癢的閑言碎語。

    其實,兩宮接見曾文正的時候,她們才執掌政權三年。猜想,一來呢,她們的確對政務還不熟練;二來呢,那些擁戴她們上位的大臣,都替她們處理了很多事務(當然肯定也有不願意她們插手樞機事務的心思)。基於此,我在引用曾文正的日記時,特別加長引用了他對當時朝臣中手握重權的幾位人物(恭親王奕訢、文祥、寶鋆、倭仁)的評鑒。

    關於曾文正對兩宮皇太後的評定,筆記作者何剛德的說法相對中允。

    後來那些評論慈禧太後的人,每每引用曾文正的日記作為資料,但是,他們往往忽略了日記的時間和相關背景。

    何剛德對於曾文正的日記表示肯定,認為曾文正的記述,的確是真是可信的。

    (未完待續)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dudu.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