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清王朝的外交內鬥:阻開鐵路的外交官劉錫鴻紀事中

章節字數:1241  更新時間:19-09-30 14:48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作者:史遇春

    中

    因為朝中有人支持,劉錫鴻更是接連上奏朝廷,誣陷郭嵩燾。

    對於劉錫鴻的誣陷,郭嵩燾非常憤怒,他竭力為自己辯護,並因此而萌生了濃烈的退隱念頭,多次上疏,請求回國。

    在劉錫鴻與郭嵩燾的爭鬥中,李鴻章當然支持郭嵩燾(李、郭均是文正公曾國藩門下的人物)。李鴻章密告郭,說是朝廷將以李鳳苞取代劉錫鴻,出任駐德國公使,要求郭勿稱病乞退。同時,李鴻章還勸郭,千萬不能公開與劉決裂,讓外人看笑話。

    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2月底,清政府任命郭嵩燾兼任出使法國欽差大臣。

    劉錫鴻等人未達目的,不肯罷休,對於清政府對郭的新任命,他們更是氣憤難忍。

    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5月6日,劉錫鴻列舉了郭嵩燾的十大罪狀,甚至詆毀郭嵩燾說:

    “向英人詆毀時政,謂中國將作印度,或被吞並於英俄。”

    (向英國人詆毀國家當下的局勢,妄議朝廷,說是中國可能成為下一個印度,可能會被英國和俄國吞並。)

    還說:

    郭嵩燾不用茶水,而是改用銀盤盛糖果、乳酪等款待洋人。

    郭嵩燾想學外語。

    等等。

    這些全都是罪過。

    劉錫鴻所列舉的這些“罪證”,清政府的總理衙門無法核查,不能全信,又不敢不信,左右為難。

    麵對駐外使臣之間勢同水火的矛盾,清政府的總理衙門也感到難以處理。就此事,他們幾次征求李鴻章的意見,李鴻章當然是堅持為郭嵩燾辯護。

    清政府的駐英大臣與駐德大臣之間的關係勢同水火,鬧得滿城風雨,始終無法調和。在劉、郭二人“內耗”日甚一日、反郭擁劉者人數眾多的情況下,清王朝最終隻能決定,將郭嵩燾免職調回。當然,這並沒有讓那些敵視郭的人滿意,不少人還想將郭嵩燾查辦治罪。

    李鴻章在得知事情已無法回轉之後,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7月10日,他專門致信總理衙門,信中強調:

    “惟英使一席,關係綦重,名位既須相稱,才望亦要兼優。筠仙尚為英人所推許,頗難為繼。”

    (駐英國大臣這一職位,關係重大,他的社會名聲和個人身份必須相稱,他的才能和聲望也要同樣優異。筠仙——郭嵩燾尚且能夠被英國人推許,要再找這樣一位各方麵條件都很好的人來,一時半會,恐怕是有些困難的。)

    一方麵,李鴻章是在為總理衙門選人建言;另一方麵,他也是在為郭嵩燾美言,是在間接反對將郭治罪。

    同時,在這封信中,李鴻章還借一位德國人之口,批判劉錫鴻是:

    “職任名望俱卑”

    (才能聲望都不怎麼樣)

    並指出,劉在德國

    “不甚見禮於當路”

    (並不被派駐國的主事者待見)

    因此,對於劉能否勝任外交工作,李鴻章在信中表示了很大的懷疑。

    最後,李鴻章在信中還明確說出了自己對劉的處理意見,那就是:

    可“暫留”,但“將來似宜撤換”。

    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8月25日,清政府下令將駐英公使郭嵩燾、駐德公使劉錫鴻同時召回,並由曾紀澤(文正公曾國藩之子)、李鳳苞分別繼任。

    清朝廷本來還打算將郭嵩燾查辦治罪,後來,在李鴻章、曾紀澤等人的反對下,最終不了了之。

    回國以後,劉錫鴻繼續擔任光祿寺少卿,最後,他因為批評攻擊李鴻章“跋息不臣,儼然帝製”而被慈禧太後革職,後於1891年逝世。

    劉錫鴻的事,到這裏,似乎該結束了?不忙!

    (未完待續)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dudu.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