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女真人 1古老民族(上)

章節字數:3780  更新時間:17-10-29 17:29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傳統古史學界認為,在我國古代東北地區,主要有三大基本族係,即:西部的東胡、中部的穢貊和東部的肅慎。肅慎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漢魏時稱挹婁,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稱靺鞨,宋遼金時則稱女真(女直)。從肅慎到女真,具有淵源不斷的部族繼承關係。

    關於女真族源,《金史》也說:“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號勿吉。勿吉,古肅慎地也。”

    其實,肅慎、挹婁、勿吉、靺鞨與女真,他們並非同一部族。肅慎與挹婁屬於同一部族,勿吉、靺鞨與女真屬於另一部族。這兩大部族曾經同時並存。

    勿吉國在挹婁國之南,勿吉人曾長期受挹婁人控製。後來挹婁國衰落了,勿吉人崛起,並進駐挹婁國。挹婁國領土與古肅慎國一致,就是白山與黑水之間那片神奇土地。

    最先占據白山黑水的部落族群是肅慎。

    《竹書紀年》說:“肅慎者,禹夏以來,東北大國也。”這裏所說的國,就是指部落族群。《山海經大荒經》說:“東北海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之國。”東北海即渤海,大荒即東北大地,不鹹山即長白山。

    坐落在今牡丹江市鏡泊湖湖畔的鶯歌嶺古遺址,就是肅慎人留下的原始遺跡。出土文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等,反映出這是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其中,有鹿角做的鋤頭,有形式多樣的石簇,還有惟妙惟肖的小陶豬。尤其是發掘出四座半地穴式房屋,與先秦文獻中記載的肅慎人“屋形似家,開口於上,以梯出入”完全吻合。據專家推斷,這處遺址距今有三千年,大約是西周時期。

    肅慎又名息慎、稷慎等,其活動範圍大約是南起長白山,北至黑龍江中下遊,西至鬆嫩平原,東抵大海邊。這片區域就是古肅慎國。後來被稱之為挹婁、勿吉、靺鞨與女真的部族,也基本活動在這片區域裏。

    舜禹時代,肅慎即與中原建立聯係。《竹書紀年》記載,舜時,“息慎朝,貢弓矢”。大禹定九州時,肅慎與周邊各族一同前來朝貢,屬於東北夷成員之一。《國語》記載:“武王克商,肅慎氏貢楛矢石砮,其長尺有咫”。

    楛矢石砮,是一種特製箭矢。箭杆是用長白山區的楛木(有人說是樺樹)製成的,箭頭是用鬆花江中的青石磨成的。這是肅慎人的發明創造,也成了肅慎人一個特有的標誌。

    《孔子世家》記載了一個孔子識箭的故事:

    這天,有隻老鷹突然從陳國上空掉了下來,正掉在陳國王宮殿前。陳湣公派人拾起那隻鷹一看,是中箭而亡,可那隻箭很奇特,無人認識。

    恰好孔子周遊列國來到陳國,陳湣公便拿給孔子辨識。孔子看了看,解釋說:

    “這隻老鷹來自數千裏之遙的肅慎國,這箭便是楛矢石砮。過去周武王滅商時,肅慎曾貢獻過此箭。陳國受過賞賜,一定會收藏有這樣的箭。”

    陳湣公於是令人到倉庫裏去尋找,果然找到了楛矢石砮。

    《左傳》記載:周天子在列舉其疆土四至時,曾自豪地說:“肅慎、燕、毫,吾北土也。”由此可見,遼闊的東北大地,在很早以前便是中原王朝的遠方屬地。

    有些學者認為,肅慎人是東夷部族後裔。他們原先居住在山東半島,後來向北遷徙。他們沿渤海灣從陸路北上(也有說橫跨渤海),來到了白山黑水地區。但也有些學者認為,肅慎人是通古斯部族後裔。他們是從貝加爾湖向東,沿著原始森林遷徙,來到東北的。

    漢魏時,肅慎在文獻中已不太常見,取而代之的是挹婁。挹婁人與肅慎人是同一部落族群,隻是換了一個族稱而已。《晉書》說:“挹婁一名肅慎”。挹婁這個詞的意思是“穴居人”。這很可能是夫餘人、勿吉人或者高句麗人,對當時肅慎人的一個稱呼。公元554年,挹婁在向中原王朝納貢時,還自稱肅慎。

    關於挹婁人的情況,《後漢書東夷傳》說的很詳盡:

    “挹婁,古肅慎之國也。有五穀、麻布,出赤玉、好貂。無君長,其邑落各有大人。處於山林之間,土氣極寒,常為穴居,以深為貴,大家至接九梯。好養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塗身,厚數分,以禦風寒。夏則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後。其人臭穢不潔,作廁於中,圜而居之。種眾雖少,而多勇力,處山險,又善射,發能入人目。弓長四尺,力如弩,矢用楛,長一尺八寸,青石為簇,簇皆施毒,中人即死。便乘船,好寇盜,鄰國為患,而卒不能服。”

    《三國誌》說:“挹婁在夫餘東北千餘裏,濱大海,南與北沃沮接,未知其北所極,其土地多山險,其人形似夫餘,言語不與夫餘、句麗同。”

    三國時代,挹婁人與中原建立了聯係,他們曾向魏國貢納貂皮。“挹婁貂”,在三國時代馳名中原,成為上流社會的禦寒珍品。

    在今黑龍江雙鴨山市友誼縣七星河畔的鳳林村,有一座大型古城遺址,專家們認為,這是漢魏時期的一座挹婁王城。考古人員在此發掘出大量的深0。3米至1。5米的半地下式穴居房屋,還發掘出一座占地六百六十多平米的半地下式宮殿建築。由此來看,挹婁人此時已初具國家雛形。

    據專家推算,居住在這座王城裏的挹婁人不會少於十萬。可是,令人不解的是,這十萬挹婁人,忽然在某一天主動離開了此城。種種跡象表明,他們是有計劃有目的離開的。臨行前,他們很沉著地把瑪瑙串珠、銅鈴、紡錘和網墜等多種珍貴物品,埋藏在炕洞裏,似乎他們堅信,不久之後將重返家園。

    然而,他們卻一去不返。

    這十萬挹婁人究竟去了哪裏?這成為一個曆史之謎。有人猜測,他們可能全體出發,遠征夫餘國去了。

    夫餘又寫做扶餘。夫餘一詞最早出現在《逸周書》,名“鳧庾”,是九夷之一,是我國古代先民東夷之後裔。夫餘人與肅慎人形狀相似,但言語不同。“夫餘國之地,即舊穢人之地。”

    穢人與肅慎人是同一時代的,他們曾結伴來中原,向周成王進貢。肅慎所貢叫“大塵”,是一種類似於鹿的動物。穢人所貢是“前兒”,這東西長著四條腿,從前麵看像獼猴,從後麵看像狗,聲如小兒啼。據專家研究,很可能是海豹或海獅一類的海中動物。

    穢人屬於古東北三大族係中部的穢貘族係,他們在古文獻中又被稱作“白民”、“毫人”或“發人”。在肅慎國之南,他們也曾建立起自己的王國即穢國,又稱白民之國。穢國的範圍很大,東至朝鮮半島北部,西北與匈奴接,北連肅慎國,南到渤海灣。

    《山海經海外西經》說:“白民之國,在龍魚北,白身披發。”又說:“肅慎之國在白民北。”周天子曾說:“肅慎、燕、毫,吾北土也。”這裏所說的“毫”,指的就是“毫人”所建的穢國。

    後來,夫餘人崛起,占據了穢人之地。夫餘人建國時,“其印文言穢王之印”。夫餘國從公元前二世紀立國,直到公元五世紀末結束,曆時七百多年。夫餘國深受中原文化影響,是漢朝的藩屬國。夫餘國王城前期在今吉林省吉林市,後期遷移到今吉林省長春市。《後漢書》說:“夫餘國在玄菟北千裏,南與高句麗、東與挹婁、西與鮮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裏。”

    挹婁人長期受夫餘人的統治和壓迫。從三國時代開始,挹婁人便奮起反抗。或許,挹婁王城那十萬挹婁人真的遠征夫餘國去了。但最終挹婁人並沒擊敗夫餘國。夫餘國是被後來崛起的勿吉人所滅。

    生活在挹婁國之南的勿吉人,常常受到挹婁人的欺淩和壓迫。當挹婁人舉全部族之力進攻夫餘時,勿吉人趁機北上,占據了挹婁國領土,即舊肅慎國故地。

    勿吉人於是成了肅慎文化與挹婁文化的繼承者和光大者。

    其實,勿吉人是穢人族群中的一支。當年,穢人領土被夫餘人占領後,他們便集體向東遷徙,來到了長白山區。他們因此稱長白山為徙太山,他們把徙太山當做神山來祭祀。這個習俗,被後來的女真人、滿人所繼承。

    穢人、勿吉人與靺鞨人、女真人,屬於同一個族係,他們之間有著淵源繼承關係。

    勿吉或沃沮、窩集、烏稽等,都是“窩集”的音轉,意思為“深山老林”,即“林中人”的意思。沃沮分為南沃沮和北沃沮。南沃沮又稱東沃沮,在今朝鮮東北地區一帶,北沃沮在今黑龍江東南和吉林東北一帶,往東直至海濱。

    《三國誌》說:“北沃沮一名置溝婁,去南沃沮八百餘裏,其俗南北皆同,與挹婁接。”

    《魏書勿吉傳》說:“勿吉國在高句驪北,舊肅慎國也。自太魯水東北,行十八日到其國。國有大水名速末,國南有徙太山。勿吉國其人強悍,於東夷最強。”

    太魯水即洮兒河,速末水即鬆花江,徙太山即長白山。

    北魏孝文帝延興年間,勿吉國曾派遣一個名叫乙力支的人,兩次前往中原,朝貢北魏,貢馬五百匹,並請示可否聯合百濟攻取高句麗。

    北魏不同意,說:“三國同是藩附,宜共和順,勿相侵擾。”

    勿吉人聽從勸告,沒出兵南下攻打高句麗。

    公元493年(北魏太和十七年),趁高句麗攻打夫餘國之際,勿吉人出兵越過張廣才嶺,滅亡了曾稱霸一時的夫餘國,並占領其大片領地。

    《魏書勿吉傳》還說:勿吉人“俗以人溺洗手麵”。穢人也有這個習俗。據說,居住在西伯利亞庫頁島上的尼夫赫族,生活在北美西北部森林地帶的某些民族,也有這樣的習俗。尿液中含有某種生物堿,具有去汙作用。尿液還可用來滅菌消炎。

    勿吉與肅慎-挹婁在生存區域上基本一致,文化習俗上也有許多相同之處。但他們之間並不具有直接的部族淵源關係。原先的肅慎-挹婁部族已經衰落,他們的領土與文化被後來崛起的勿吉部族所吞並。

    《北史勿吉傳》說:“勿吉國一曰靺鞨,其部類有七種。”靺鞨與勿吉讀音接近,它們是同一部族名稱,在不同曆史時期不同的漢文譯寫。南北朝時期稱他們為勿吉人,隋唐時期則稱他們為靺鞨人。

    靺鞨最初有數十部落,後來發展成為七大部落,分布在粟末水(鬆花江)和黑水(黑龍江)一帶,以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最強大。

    南部的粟末靺鞨,在公元698年建立了震國,後改為渤海國。唐朝封渤海國國王大祚榮為渤海郡王。

    北部的黑水靺鞨,有大小七十二部落,無“大君長”,各部落自有酋長,各自分治。公元725年,唐朝在黑龍江與烏蘇裏江交彙處的伯力(今俄羅斯哈巴斯羅夫斯克)設黑水都督府,以靺鞨部落首領為都督刺史,對該地區實行羈縻統治。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打賞本章    舉報本章
這本書實在是太棒了,我決定打賞作品的作者!
100 銅板 300 銅板 1000 銅板 3000 銅板
5000 銅板 10000 銅板 30000 銅板 100000 銅板
打賞查看
送黃瓜送蘋果送香蕉送筆記本送手機送鑽石送跑車送別墅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dudu.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