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子之最 雜談隨筆  八 後妃等級

章節字數:3962  更新時間:12-08-26 18:07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妃嬪,是一種用來代指所有皇帝之妾的總括之稱,妃嬪等級是用來區分她們之間的地位和級別的。不隻在古代中國,曆史上隻要有過後宮製度的國家之君主,他們所有的妾都可以廣泛的被稱做嬪禦,這樣的代稱之詞比較常使用在東方國家。

    周秦兩漢時期

    1、周朝

    周朝時期,天子稱王,正妻稱後。

    王有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禦。

    後正位宮闈,同體天王;手繪妃嬪

    夫人坐論婦禮;

    九嬪掌教四德;

    世婦主喪、祭、賓客;

    女禦序於王之燕寢。

    2、秦朝

    秦始皇統一天下,始建皇帝皇後稱號。

    帝祖母曰太皇太後,帝母曰皇太後,嫡(妻)曰皇後。妾皆稱夫人。

    3、西漢

    西漢初期,沿襲了秦時的母後稱號。又設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妃嬪的稱號。

    漢武帝時增加了婕妤、娙娥、傛華、充依。

    至漢元帝又新置了昭儀。

    妃嬪等級擴充到十四等。且各有爵位:

    昭儀位視丞相,爵比諸侯王。

    婕妤視上卿,比列侯。

    娙娥視中二千石,比關內侯。

    傛華視真二千石,比大上造。

    美人視二千石,比少上造。

    八子視千石,比中更。

    充依視千石,比左更。

    七子視八百石,比右庶長。

    良人視八百石,比左庶長。

    長使視六百石,比五大夫。

    少使視四百石,比公乘。

    五官視三百石。

    順常視二百石。

    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皆視百石。

    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視鬥食俸。

    五官以下,葬司馬門外。

    漢時,隻有先朝的皇後可被尊為皇太後。如嗣皇帝是妃嬪所生或從皇族宗室中過繼而來者,其生母皆不得稱(皇)太後。但也有個別例外。如漢哀帝是諸侯王之子過繼而來,其祖母傅昭儀被尊為帝太太後、皇太太後,生母丁姬被尊為帝太後。再加上已被尊為太皇太後的漢成帝母王政君,已為皇太後的成帝皇後趙飛燕,宮中一時出現了四位太後並尊的奇景。4、王莽新朝

    王莽新朝時期,追求複古,種種名目層出不窮。其罷漢朝妃嬪稱號,模仿先秦時期,自創了和、嬪、美、禦四等稱號。

    和三人,嬪九人,美二十七人,禦八十一人。

    5、東漢

    東漢光武帝建國,去繁為簡,妃嬪稱號共有四等:貴人、美人、宮人、采女。

    貴人授予金印紫綬,俸祿為粟數十斛。美人、宮人、采女則沒有爵位和俸祿。

    值得一提的是,西漢時期諸侯王正妻稱王後,母稱王太後。東漢時,隨著諸侯王封地日漸縮減,王後被改稱為王妃,王太後改稱王太妃。

    漢時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稱妃,妾曰良娣、孺子。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1、三國

    (1)魏

    曹操為魏王時,王後之下的妃嬪稱號:夫人、昭儀、婕妤

    文帝曹丕增加了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五等。

    明帝曹叡增淑妃、昭華、修儀三等,廢除順成稱號。

    妃嬪爵位:

    貴嬪、夫人,位次皇後,爵無所視;

    淑妃位視相國,爵比諸侯王;

    淑媛位視禦史大夫,爵比縣公;

    昭儀比縣侯;

    昭華比鄉侯;

    修容比亭侯;

    修儀比關內侯;

    容華視真二千石俸;

    美人視比二千石俸;

    良人視千石俸。

    (2)吳蜀

    吳蜀兩國史料不詳。

    蜀有貴人、昭儀,吳有夫人、美人,其餘不詳。

    2、兩晉

    兩晉時期的妃嬪等級由晉武帝司馬炎依據漢魏製度,稍加修改而成。

    設三夫人:貴嬪、夫人、貴人。位視三公。

    九嬪:淑妃、淑媛、淑儀、修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充華。位視九卿。其餘還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視千石以下。

    3、南北朝

    南北朝時期,妃嬪稱號世有增減。

    (1)南朝

    宋

    宋武帝建國初廢除才人、中才人稱號,其餘仍用晉製。

    孝武帝孝建三年,廢除夫人稱號,新創製了貴妃的稱號,以貴妃、貴嬪、貴人為三夫人。又以昭儀、昭容、昭華來代替九嬪中的修華、修儀、修容,重新設置了中才人、充衣。貴妃位比相國,貴嬪比丞相,貴人比三司(司馬、司徒、司空)。

    明帝泰始二年,廢除淑妃、昭華、中才人、充衣稱號,重新設置了修華、修儀、修容、才人、良人。泰始三年,又廢除貴人,代之以新設置的貴姬;再置昭華,增加了淑容、承徽、列榮。

    妃嬪等級為:

    三夫人:貴妃、貴嬪、貴姬。

    九嬪: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

    次於九嬪的稱號: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

    散役:美人、才人、良人。

    齊

    齊高帝建元元年,設置貴嬪、夫人、貴人為三夫人,修華、修儀、修容、淑妃、淑媛、淑儀、婕妤、容華、充華為九嬪,美人、中才人、才人為散職。

    永明元年,以貴妃、淑妃、貴人為三夫人,廢除夫人稱號。因九嬪中少了一員,永明七年,增加昭容。

    太子妾分三等:良娣、保林、才人。良娣比開國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駙馬都尉。

    梁

    三夫人:貴妃、貴嬪、貴姬。

    九嬪: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

    九嬪以下: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

    其它還有:美人、才人、良人。

    太子妾:良娣、保林。

    陳

    沿襲梁製。

    (2)北朝

    北魏東魏西魏

    妃嬪稱號有左右昭儀、三夫人、九嬪(上三嬪和下六嬪)、世婦、禦女。

    左右昭儀位視大司馬,三夫人視三公,三嬪視三卿,六嬪視六卿,世婦視中大夫,禦女視元士。

    後又設置女官,掌管內司。內司如同尚書令、仆。

    二品:作司、大監、女侍中。

    三品: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女書史、書女、小書女。

    四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宮人。

    五品:青衣、女酒、女饗、女食、奚官女奴。

    北齊

    文宣、孝昭二帝妃嬪稱號惟有夫人、嬪、禦。

    武成帝好色,廣置妃嬪。清河年間,依古製設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女。妃嬪稱號有:

    左右昭儀,比丞相。

    三夫人:弘德、正德、崇德。比三公。

    九嬪:上嬪:光猷、昭訓、隆徽。比三卿。下嬪:宣徽、凝暉、宣明、順華、凝華、光訓。比六卿。

    二十七世婦:正華、令側、修訓、曜儀、明淑、芳華、敬婉、昭華、光正、昭寧、貞範、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靜訓、曜德、廣訓、暉範、敬訓、芳猷、婉華、明範、豔儀、暉則、敬信。比從三品。

    八十一禦女:穆光、茂德、貞懿、曜光、貞凝、光範、令儀、內範、穆閨、婉德、明婉、豔婉、妙範、暉章、敬茂、靜肅、瓊章、穆華、慎儀、妙儀、明懿、崇明、麗則、婉儀、彭媛、修閑、修靜、弘慎、豔光、漪容、徽淑、秀儀、芳婉、貞慎、明豔、貞穆、修範、肅容、茂儀、英淑、弘豔、正信、凝婉、英範、懷順、修媛、良則、瑤章、訓成、潤儀、寧訓、淑懿、柔則、穆儀、修禮、昭慎、貞媛、肅閨、敬順、柔華、昭順、敬寧、明訓、弘儀、崇敬、修敬、承閑、昭容、麗儀、閑華、思柔、媛光、懷德、良媛、淑猗、茂範、良信、豔華、徽娥、肅儀、妙則。比正四品。

    散號:才人、采女。

    其後又立二後,妃嬪皆加倍。又置左右娥英,比左右丞相,降昭儀比二大夫。不久又置淑妃一人,比相國。

    北周

    史料不詳。

    隋唐宋元明清時期

    1、隋唐

    北魏道武帝開始設立中官,其餘妃嬪稱夫人,沒有定數。孝文改革,恢複古代一百二十人編製。以後直至隋唐都無大變化。當然,無論北魏還是隋唐,這隻是名義上的規定,其實際數字則遠不止此。值得一提的是隋文帝。他統一全國以後,因為懼怕其妻獨孤皇後,不敢招納新歡,成為封建帝王中唯一保持一夫一妻而沒有妃嬪的帝王。獨孤皇後逝去以後,他才敢稍事增華,納其所愛。

    唐朝,皇後以下,以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為夫人。以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為九嬪。下麵還有婕妤、美人、才人、寶林、禦女、采女等名號,共一百○八人。總計一二一人。玄宗時宮女增至三千。白居易詩句“後宮佳麗三千人”並非虛誇。肅宗寶應元年(公元七六二年)放宮人三千,也足證確屬事實。

    2、宋元

    宋與唐相仿,妃的稱號,除貴、淑、德、賢外,又加一宸妃。遼代妃號更多,金製基本沿用唐製:元妃、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正一品。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曰九嬪,正二品。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各九員,曰二十七世婦。寶林,正六品;禦女,正七品;采女,正八品;各二十七員,曰八十一禦妻。按金格,貞佑後之製,貴妃下有真妃,淑妃下有麗妃、柔妃,而無德妃、賢妃。九嬪同。婕妤下有麗人、才人為正三品。順儀、淑華、淑儀為正四品。尚宮夫人,尚宮左夫人、尚宮右夫人、宮正夫人、寶華夫人、尚儀夫人、尚服夫人、尚寢夫人、欽聖夫人、資明夫人為正五品。尚儀禦侍、尚服禦侍、尚寢禦侍、尚正禦侍、寶符宸侍、奉恩令人、奉光令人、奉徽令人、奉美令人為正六品,司正禦侍、寶符禦侍、司儀禦侍、司符禦侍,司寢禦侍、司飾禦侍、司設禦侍、司衣禦侍、司膳禦侍、司藥禦侍、仙韶使、光訓良侍、明訓良侍、遵訓良侍、從訓良侍為正七品。典儀禦侍、典膳禦侍、典寢禦侍、典飾禦侍、典設禦侍、典衣禦侍、典藥禦侍、仙韶副使、承和良侍、承惠良侍、承宜良侍為正八品。掌儀禦侍、掌服禦侍、掌寢禦侍、掌飾禦侍、掌設禦侍、掌衣禦侍、掌膳禦侍、掌藥禦侍、仙韶掌音、祗肅良侍、祗敬良侍、祗願良侍為正九品。金海陵王當政時,妃子多達十二員:元妃、姝妃、惠妃、貴妃、賢妃、宸妃、麗妃、淑妃、德妃、昭妃、溫妃、柔妃。清宮後妃

    3、明清

    到了明朝,朱元璋監於曆代後宮宮女太多,秩序混亂,幹預政事,後患無窮,曾進行過整飭。規定了六宮定製和出入製度。但這也無濟於事,嘉靖皇帝,一次選入宮中的有名號的妃嬪就有九人,其他無名號的就更多了。明朝的妃號有賢、淑、敬、惠、順、康、寧、昭等。諸妃中以皇貴妃位次最高,僅次於皇後,貴妃為第三。

    宮人名號有宮人、選侍、才人、淑女等。到了明朝末年,政治更加腐敗,宮廷中的宮女竟多至九千。

    清朝在康熙以後,才典製大備,後宮號位定製嚴明。皇帝的正妻稱皇後,居中宮,主內治。以下為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分居東西十二官,協助皇後主內治。嬪以下還有貴人、常在、答應三級,均無定額,隨居東西各宮,勤修內職。不過,縱觀清朝曆史,除皇貴妃、貴妃之外,也還有其他妃號,如莊妃、瑾妃、珍妃等。製度規定盡管十分嚴格,但各皇帝妃嬪數目的多少出入較大。康熙、乾隆的妃嬪都大大超過規定,而同治、光緒等又遠沒有那麼多的妃嬪。清朝宮女人數比明朝減少,按定製在三百人以下,實際上也不止此數。

    清代後宮妃嬪稱號按地位高低依次為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打賞本章    舉報本章
這本書實在是太棒了,我決定打賞作品的作者!
100 銅板 300 銅板 1000 銅板 3000 銅板
5000 銅板 10000 銅板 30000 銅板 100000 銅板
打賞查看
送黃瓜送蘋果送香蕉送筆記本送手機送鑽石送跑車送別墅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dudu.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