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字數:8925 更新時間:12-08-15 18:07
第一位:韓子高
韓子高,野史稱作陳子高,本名蠻子,出身微殘,世代以做鞋為生。侯景之亂期間,蠻子寓居京城建康,時年16歲,長得容貌豔麗,纖研清白,如美女一般。當時兵荒馬亂,蠻子幾次陷入絕境,但每次亂軍兵刃就要加到他的頭上的時候,總是因為驚歎他的美貌而不忍下手。蠻子靠著美貌死裏逃生,後來正準備隨同部伍還鄉的時候,無意碰上了陳霸先的從子陳茜(蒨),也就是後來的陳文帝。
陳茜乍見如花似玉的蠻子,大為震驚,繼而心中大喜,上前問蠻子道:“你可想享受榮華富貴?何不跟我走?”蠻子抬頭見是一個英俊的年輕將軍在跟自己說話,相信他能夠為自己帶來好運,便答應了。陳茜嫌他名字太俗,便讓他改名子高。
從此韓子高便作為陳茜的孌童,隨陳茜起居出入,很受陳茜的寵愛。陳茜性情暴躁,隻要有所怨恨,馬上便氣得眼冒火星,牙齒咬得格格響,好像要吃人的樣子,但他隻要見了子高,便怒氣全消了。韓子高如此見愛,當然會加倍曲意奉迎,以討陳茜的歡心。陳茜曾對韓子高說:“人家說我有帝王相;果真如此;到時我便冊封你為皇後。”可見他倆情愛之深。當然,陳茜後來登上皇帝寶座的時候,並沒有封韓子高為皇後,隻是任他為右軍將軍,加散騎常侍。
承聖十月,一役,韓子高首次升職。(具體職位史書未記載)
張彪死,漸東平,韓子高禮賢下士,待人甚厚,漸掌軍中大權。
永定三年,六月,甲寅日,著韓子高為右軍將軍及侍衛總管,兼顧京師防務及宮庭戒備。
天嘉元年,陳國正式改元天嘉,改元同時,天嘉帝(陳文帝)封韓子高為文招縣子爵。
天嘉元年,三月,乙亥日,韓子高出征,平定陳昌。
天嘉元年,九月,丁酉日,陳文帝下詔令司空侯安都、右軍將軍韓子高帥眾會侯瑱南討。
天嘉二年,正月,韓子高因南討有功,陳文帝提升右軍將軍韓子高為員外散騎常侍、壯武將軍、成州剌史。並特詔韓子高不必到成州赴任,身為散騎常侍,自當在帝駕前時時侍奉,故不必赴任。
天嘉二年,十二月,韓子高出征,平定留異,頸負重傷。
天嘉三年,三月,韓子高因平留異一役有功,遷貞毅將軍,東陽太守,接管東陽。因韓子高身為散騎常侍,應時時常伴帝側,故不用至東陽。
天嘉四年,十二月,韓子高出征,平定陳寶應。
此役之後,陳朝內亂平定。韓子高權傾天下。
天康(天嘉七年改元天康)元年,四月,癸酉日,陳文帝死。
陳文帝死後,陳頊(陳文帝的弟弟)意圖篡位,“……降到仲舉(陳文帝時的大臣)為光祿大夫,不佞素以孝聞,但令免官……由是政無大小,悉歸頊手。仲舉被貶,心不自安,又與右衛將軍韓子高圖頊,事又被泄,仲舉子高,並下獄被誅。(《南北史通俗演義》)湘州刺使華皎,與子高向來友善,聞子高被戮,很是不平,遂譴人西入長安向周乞師,並自歸後梁遣子玄響為質。
以下是《南北史通俗演義》中陳頊給子高定的罪名:“韓子高小豎輕佻,推心委仗,陰謀禍亂,決起蕭牆,元相不忍多誅,但除君側,何意複密詔華皎,稱兵上流,國祚憂惶,幾移醜類”。
後來子高就以謀反罪被害死了。其實那些所謂的罪名都是子虛烏有的,作者本人都說“多半是懸空架誣”,作者給的評價是“到仲舉子高等,為主而死,死尚足稱“,可見,子高可是名副其實的忠臣,而且隻忠於陳文帝,致死不渝。
【古書記載】
韓子高,會稽山陰人也。世微賤,業織履為生。時子高年十六,尚總角,容貌豔麗,纖妍潔白,如美婦人。螓首膏,自然娥眉,見者靡嘖嘖。即亂卒揮白刃,縱揮間,噤忍,更引而出之數矣。陳司空霸先從子茜,以將軍出鎮吳興,子高於淮渚附部伍寄載求還鄉。茜見而大驚,問曰:“若欲求富貴乎盍從”子高許諾。茜頗偉於器,子高勝,齧被,被盡裂。茜欲且止,曰:“得無創巨汝邪”子高曰:“身公身也,死耳,亦安敢”茜益憐之。子高膚理色澤,柔靡都曼,而猿臂善騎射,若風。茜常為詩,贈之曰:“昔聞周史,今歌白童。玉塵手別,羊車市若空。誰愁兩雄並,金貂應讓儂。”且曰:“人言吾有帝王相,審爾,當冊汝為後,但恐同姓致嫌耳。”子高叩頭曰:“古有女主,當亦有男後。明公果垂異恩,奴亦何辭作吳孟子耶”茜夢騎登山,路危欲墮,子高推捧而升。將任用之,亦願為將,乃配以寶刀,備腹。
另據野史記載,陳茜(蒨)曾寫下一首詩以表情義。(如下)
昔聞周小史,今歌月下人。
玉塵手不別,羊車市若空。
誰愁兩雄並,金貂應讓儂。
【評價】
韓子高一個十全十美人。貌美,美過國少年瑰寶周小史,處於亂軍之,敵人揮舞長槍白刃瘋狂砍殺,可一旦遇到韓子高,竟然會拋掉手兵刃,竟然沒有一個人舍得傷害一根毛,天,此君貌美到什麼程度?俊美,絕非僅有漂亮臉蛋,兩臂修長,善於騎射,形體俊美,肌膚誘人,實英武異常,令人癡迷而能自拔。少純情少女,包括陳朝公主,都瘋狂暗戀子高,竟然因為日夜思念而咳血身亡。而更美韓子高靈,出身寒苦,驕躁,有才有德,委身於得勢前陳茜(後來南朝陳文帝)以後,把全身都奉獻給這個同樣英俊情侶,同食共寢,日夜離,更因為子高一段緋聞,而導致陳茜一怒之感情用事滅王司馬一族,後來兩人並肩戰鬥,最終造成梁朝滅亡和陳朝建立。這種因為情侶瑣事而導致王朝顛覆史實,我國曆史絕無僅有。因為韓子高,國曆史第一次也最後一次提出男皇後概念,然最終誓言未能兌現,但韓子高貌美傾國,德服天事實容辯駁。陳茜病故以前,子高端送藥,片刻不離,給彌留之際陳茜以極大安慰。偌大皇宮,一切人等均被拒之門外,隻有陳茜子高兩人病榻廝守,度過人生最後一段旅程。陳茜死後,子高被冤獄賜死,年僅三十歲。十六歲時從一名貧苦少年,經曆征戰天勞苦,建朝創業艱辛,到最後與人陳茜一前一後離開人世,短短十幾年,人生像金子一樣閃光,可歌可泣,人生若能像子高這般充實度過,實別無求。
第二位:周小史
周小史是晉朝美男子,晉張翰《周小史》詩曰:“翩翩周生,婉孌幼童。年十有五,如日在東。香膚柔澤,素質參紅。團輔圓頤,菡萏芙蓉。爾形既淑,爾服亦鮮。輕車隨風,飛霧流煙。轉側綺靡,顧盼便妍。和顏善笑,美口善言。”
梁劉遵《繁華詩》曰:“可憐周小童,微笑摘蘭叢。鮮膚勝粉白,(月十曼)臉若桃紅。挾彈雕陵下,垂鉤蓮葉東。腕動飄香麝,衣輕任好風。幸承拂枕選,侍奉華堂中。金屏障翠被,藍帕覆薰籠。本知傷輕薄,含詞羞自通。剪袖恩雖重,殘桃愛未終。蛾眉詎須嫉,新妝近如宮。”所謂周小童者,已即周小史,古有其人,擅美名如子都宋朝者,而詩人競詠之耳。
周小史堪稱唯美派的最高代表。在他的傳聞裏,沒有帝王將相的瓜葛,沒有世俗濁流的侵犯,純情美麗,自然天成,是我國千百年來俊美少年寶庫中的一塊極為完美的寶玉。對他的描述,卻又怎能一個美字了得?
周小史,一個在中國曆史上造成轟動的美少年,他的出生帶有十足的傳奇色彩。他一出生,母親就因大出血身亡,同時家中突現白狐,相傳此為不祥之兆。周小史的父親見了,自認為這個絕美的孩子是個禍水。便從此不讓周小史出門半步,不讓他讀書識字,將其軟禁。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周小史在十五歲的時候,被皇帝看中。自然將他帶入宮內,成了當時有名的孌童。可惜這位美少年並未在宮中呆多長時間就失蹤不見了。至今各個學派說法不一。
第三位:董賢
董賢(前22年-前1年),字聖卿,雲陽人。董賢是漢哀帝的男寵,因此扶搖直上,官至大司馬。哀帝死後,董賢隨即失勢,自殺死去。
董賢是西漢禦史董恭之子,是一個美男子。董賢初任太子舍人,漢哀帝即位後改任他職,二年後,哀帝有一天在宮中望見董賢,被他的儀貌吸引,拜他為黃門郎,自此漢哀帝和董賢有同性戀關係。
哀帝很寵愛董賢,甚至升他為大司馬,也納他的妹妹做昭儀,並讓董賢與其妻一同入宮侍奉。漢哀帝與董賢同起同坐,同睡在龍榻上。據說有一次,哀帝睡覺醒時董賢尚未醒,哀帝乃命人割裂衣袖起身,以免驚醒董賢,這就是成語--“斷袖之癖”的由來。漢哀帝賞賜了董賢很多財物,又升他的父親為少府,賜爵關內侯,董賢妻子的家人亦獲任官職,甚至董賢家的僮仆亦受到哀帝賞賜。哀帝欲封董賢為侯,丞相王嘉反對,認為“往古以來,貴臣未嚐有此,流聞四方,皆同怨之”,董賢應該“千人所指,無病而死”,王嘉其後獲罪,在獄中絕食二十餘日,嘔血而死。元壽二年(前1年),匈奴單於來朝,出席宴會,看見群臣中的董賢年輕,覺得奇怪,便詢問傳譯,哀帝令傳譯回報:“大司馬年少,以大賢居位。”單於信以為真,恭賀朝廷得賢臣。哀帝後來在一次宴會中笑望董賢,曰“吾欲法堯禪舜,何如?”中常侍王閎勸諫哀帝不宜有此想法,哀帝默然不語,從此冷落王閎,但以後也沒有再公開提及此事。
西漢在漢哀帝和一個沒有能力的董賢的統治下,國勢更加衰弱。哀帝死後,董賢失去了靠山。漢平帝元始元年(1年),外戚王莽以太後名義把董賢趕出皇宮,又以董賢年輕為由,罷去他的大司馬官職,當天董賢與妻自盡,年僅22歲。董賢死後,朝廷沒收董家財產,家人被徙往遠處。
西漢皇帝好男色是有傳統的。漢哀帝則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將後宮佳麗棄諸一旁,獨寵董賢一人。建平二年(前5年),有一天,哀帝下朝回宮,看到殿前站著一個人,正在傳漏報時,哀帝隨口問:“那不是舍人董賢嗎?”那人忙叩頭道:“正是小臣董賢。”董賢是禦史董恭的兒子,在漢哀帝劉欣還是太子時他就曾當過太子舍人。就是這一瞥,哀帝忽然發現,幾年不見,董賢越長越俊俏了,比六宮粉黛還要絕色,他不禁大為喜愛,命他隨身侍候。從此對他日益寵愛,同輦而坐,同車而乘,同塌而眠。
董賢不僅長得象個美女,言談舉止也十足象個女人,“性柔和”、“善為媚”。哀帝對董賢的愛之深,可用一個例子來說明。一次午睡,董賢枕著哀帝的袖子睡著了。哀帝想起身,卻又不忍驚醒董賢,隨手拔劍割斷了衣袖。後人將同性戀稱為“斷袖之癖”,便是源出於此。
董賢受寵日勝一日,不久升為駙馬都尉。他家的人也跟著占光;父親董恭升為光祿大夫,妹妹進宮封為昭儀(也是一個活寡)嶽父封作大臣,妻子也被特許進宮居住。於是董賢的家與哀帝的家合二為一了,卻苦了傅皇後,一個人孤寂度日。
哀帝還下令在自己的陵旁為董賢建一墓,生則同床,死則同穴。董賢的宅邸也極盡奢華,收有四方珍寶。這些引起了大臣們的反對,批評皇上對董賢的封賞太過分。哀帝根本不聽。
元壽二年六月,二十六歲的哀帝突然病死。太皇太後讓王莽出來支持朝政。王莽極力彈劾董賢,不許他進宮。董賢知道大禍臨頭,與妻子自殺,也是為哀帝殉情。董賢死後,王莽疑心其假死,命人開棺驗屍,沒收其財產,將其家屬全部充軍流放。
第四位:潘章
潘章少有美容儀,時人競慕之。楚國王仲先聞其名,來求其友,因願同學。一見相,情若夫婦,便同衾枕,交無已。後同死而家人哀之,因合葬於羅浮山。塚忽生一樹,柯條枝葉,無相抱。時人異之,號為共枕樹。
評價:競爭已經到白熱化階段。殺出重圍榮獲第四名潘家弟弟。前麵榜諸君皆重美色宜人,隻有這潘章用情專一,可圈可點。清風吹起,羅浮山共枕樹繁茂枝葉常年訴說著這段偉大戀情,忽視感情濫交盛行曆朝曆代,潘章王仲都堪稱同人楷模。
第五位:安陵君
安陵國的國君。安陵是當時一個小國(現在河南省鄢陵縣西北),原是魏國的附庸魏襄王封其弟為安陵君。――《戰國策·楚策》
魏阮籍詩曰:“昔日繁華子,安陵與龍陽。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輝光。悅懌若九春,罄折似秋霜。流盼姿媚,言笑吐芬芳,攜手等歡,宿昔同衾裳。”
評價:提到龍陽,就能提安陵。安陵君貴族出身,有文化,有修養,而且十分精於世道,很會做人。少年時俊美可,青年後瀟灑誘人,學識淵博,性格沉穩,放眼一瞧,迷倒仰慕者黑壓壓一片,其魅力非能用語言描述。
江乙說於安陵君曰:“君無咫尺之地,骨肉之親,處尊位,受厚祿,一國之眾,見君莫不斂衽而拜,撫委而服,何以也?”曰:“王過舉而已。不然,無以至此。”
江乙曰:“以財交者,財盡而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是以妣女不敝席,寵臣不避軒。今君擅楚國之勢,而無以深自結於王,竊為君危之。”安陵君曰:“然則奈何?”“願君必請從死,以身為殉,如是必長得重於楚國。”曰:“謹受令。”
三年而弗言。江乙複見曰:“臣所為君道,至今未效。君不用臣之計,臣請不敢複見矣。”安陵君曰:“不敢忘先生之言,未得間也。”
於是,楚王遊於雲夢,結駟千乘,旌旗蔽日,野火之起也若雲蜺,兕虎嗥聲若雷霆,有狂兕牜羊車依輪而至,王親引弓而射,壹發而殪。王抽旃旄而抑兕首,仰天而笑曰:“樂矣,今日之遊也。寡人萬歲千秋之後,誰與樂此矣?”安陵君泣數行而進曰:“臣入則編席,出則陪乘。大王萬歲千秋之後,願得以身試黃泉,蓐螻蟻,又何如得此樂而樂之。”王大說,乃封壇為安陵君。君子聞之曰:“江乙可謂善謀,安陵君可謂知時矣。”
在《戰國策·魏策四》中的安陵君——唐雎不辱使命
原文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裏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裏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裏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裏不敢易也,豈直五百裏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嚐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嚐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唐雎曰:“大王嚐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裏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譯文
秦王派人對安陵君說:“我要用方圓五百裏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可要答應我!”安陵君說:“大王給予恩惠,用大的交換小的,很好;雖然如此,但我從先王那裏接受了封地,願意始終守護它,不敢交換!”秦王不高興。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方圓五百裏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不聽從我,為什麼呢?況且秦國滅亡韓國和魏國,而安陵君卻憑借方圓五十裏的土地幸存下來,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現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願,是輕視我嗎?”唐雎回答說:“不,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裏接受了封地而守護它,即使是方圓千裏的土地也不敢交換,何況僅僅用五百裏的土地(就能交換)呢?”秦王氣勢洶洶地發怒了,對唐雎說:“您曾聽說過天子發怒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秦王說:“天子發怒,死人百萬,血流千裏。”唐雎說:“大王曾經聽說過平民發怒嗎?”秦王說:“平民發怒,也不過是摘掉帽子赤著腳,用頭撞地罷了。”唐雎說:“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怒。從前,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衝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擊到宮殿上。這三個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膽識的人,心裏的憤怒還沒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征兆,(現在,專諸、聶政、要離)連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膽識的人要發怒,就要讓兩個人的屍體倒下,血流五步遠,全國人民都要穿喪服,今天就是這樣。”(於是)拔出寶劍站起來。
秦王變了臉色,長跪著向唐雎道歉:“先生請坐!怎麼會到這種(地步)!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滅亡,而安陵國卻憑借五十裏的土地幸存下來的原因,隻是因為有先生啊。”
第六位:龍陽君
古稱男色為“龍陽”,也是有淵源的。龍陽君是戰國時魏王的男幸,象美女一樣婉轉媚人,得寵於魏王,後宮美女在他麵前都黯然失色。、
龍陽君是中國正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同性戀,龍陽之癖也成了同性戀的代名詞。
《戰國策·魏策》載:“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餘魚而泣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對曰,臣無敢不安也。王曰,然則何為涕出?曰,臣為王之所得魚也。王曰,何謂也?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後得又益大,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之凶惡,而為王拂枕席;今臣爵誌人君,專人於庭,避人於途;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王也,必親上而趨大王,臣亦猶恐臣之前所得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魏王曰,誤,有是心也,何不相告也?於是布令四境之內,曰有敢言美人者族。“也是“龍陽之好”的由來了。
原文解釋:有一天他陪魏王釣魚,釣得十條大魚,不覺淚下。魏王問他何故傷心,他說:“我剛釣到魚時很高興,後又釣了一些大的,便想把前麵釣的小魚丟掉。如今我有幸能與大王共枕同寢,但四海之內,美人甚多,聞知臣得幸於大王,必定打扮得花枝招展來向陛下獻媚,臣就象前麵釣到的小魚一樣,也會被拋棄,臣怎能不哭呢?”魏王聽了很感動,便下令:四海之內,有敢向我介紹美人的,我就滅其族!
求取封君是戰國中後期普遍流行的政治思潮。張儀在遊說魏王時就曾經指出說:人多奮辭而少何信,這是因為說諸侯成功就可以“封君”,所以天下的遊說之士“莫不日夜虱腕?目切齒以言從(縱)之便,以說人主”。這條材料生動地描述了人們為求取封號已經激奮到了何等的地步,而且反映出在當時求取封號的人不是少數。《經?法·?國次》篇說:滅掉一個國家之後,“列(裂)其地土,以封賢者,是胃(謂)天功”。這裏不僅鼓吹裂土分封,而且從理論上將其上升到“天功”的高度,誰悖逆這樣做,誰就是違反天意。於是國君們紛紛“舉其秀土,而侯封之”,魏王甚至將自己的愛妾也封為龍陽君。他的真實姓名不知道。從戰國策的記載看來他應該是婉轉媚人,頗有心機的吧。
第七位:秦宮
秦宮者,漢大將軍梁冀之嬖奴也。宮年少而兼有龍陽、文信之資,冀與妻孫壽爭幸之。李長吉為詩雲:“越羅衫袂迎春風,玉刻麒麟腰帶紅。樓頭曲宴仙人語,賬底吹笙香霧濃。人間酒暖春茫茫,花枝入簾白日長。飛窗複道傳籌飲,午夜銅盤膩燭黃。禿衿袖調鸚鵡,紫繡麻霞踏孝虎。折桂銷待曉筵,白鹿青蘇半夜煮。桐英永巷騎新馬,內屋涼屏生色畫。開門爛用衡線,卷起黃河向身瀉。皇天厄運猶繒裂,春宮一生花底活。鸞篦奪得還人,醉睡氍毹滿堂月。”
評價:單看李長吉詩句,就已經讓人魂繞夢牽。如此俊美少年,常伴大將軍身側,自然驍勇善射,英姿颯,難怪連大將軍妻子都深為迷戀,但妒忌,還要爭著與其銷魂,就算王昭君,也見得有如此魅力。
第八位:張幼文
張幼文與張千仞,俱世家子。幼文美如女,弱勝衣,而尤善修飾,經坐出,如荀令之留香也。千仞與之交甚密,出入比目。及院試案,二人連名,人鹹異之。既娶,歡無倦。而婦人之端者,見幼文,無狂惑失誌,百計求合。幼文竟以犯血症。千仞日侍湯藥,衣解帶。疾革,目視千仞,能言。千仞曰:“吾當終身無外交,以此報汝。如違誓,亦效汝死法。”幼文點頭,含淚而逝,時年未二十也。千仞哀毀,過於伉儷。
評價:此君與述諸君同,出身鄉裏,百姓,名副其實大眾情人,跟前麵所說帝王專寵有本質區別。這樣少年能夠占據史書一角,足可見其俊美可以驚動全國。其弱勝衣狀,看比起那病施還要略勝一籌。
第九位:曹肇
曹肇有殊色,魏明帝寵愛之,寢止恒同。嚐與帝戲賭衣物,有不獲,輒入禦帳,服之徑出,其見親寵類如此。
評價:嗚呼!此君在帝王麵前已經肆無忌憚,為所欲為了。其嬌縱程度比起彌子瑕有過之而無不及,堪稱絕代美少年,縱是楊玉環與其爭寵,恐怕也要落在下風。
第十位:彌子瑕
彌子瑕是衛國的一名美男子。他在衛靈公身邊為臣,很討君王的喜歡。
有兩件事最能說明衛靈公寵愛彌子瑕的程度。其一是彌子瑕私駕衛王馬車的事。有一次,彌子瑕的母親生了重病。捎信的人摸黑抄小路趕在當天晚上把消息告訴了他,一瞬間,彌子瑕心如火燎,他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飛到母親身邊。可是京城離家甚遠,怎麼能心想事成呢?衛國的法令明文規定,私駕君王馬車的人要判斷足之刑。為了盡快趕回家去替母親求醫治病,彌子瑕不顧個人安危,假傳君令讓車夫駕著衛靈公的座車送他回家。後來衛靈公知道了這件事,不但沒有責罰彌子瑕,反而稱讚道:“你真是一個孝子嗬!為了替母親求醫治病,竟然連斷足之刑也無所畏懼了。”
衛王接受彌子瑕沒吃完的半個桃子,是衛靈公寵愛彌子瑕的第二件典型事例。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有一天,彌子瑕陪衛靈公到果園遊覽。當時正值蜜桃成熟的季節,滿園的桃樹結滿了白裏透紅的碩果。輕風徐徐送來蜜桃醉人的芳香,讓人垂涎欲滴。彌子瑕伸手摘了一個又大又熟透的蜜桃,不洗不擦就大口咬著吃了起來。這種摘下便吃所感受的新鮮爽口滋味是他未曾體驗的。當他吃到一半的時候,想起了身邊的衛王。彌子瑕把吃剩的一半遞給衛王,讓他同享。衛靈公毫不在意這是彌子瑕吃剩的桃子。他自作多情地說:“你忍著饞勁把可口的蜜桃讓給我吃,這真是愛我啊!”
彌子瑕年紀大了以後,臉上現出了衰老的容顏。衛靈公因此喪失了對他的熱情。這時假如彌子瑕有得罪衛王的地方,衛靈公不僅再不像過去那樣去遷就他,而且還要曆數彌子瑕的不是:“這家夥過去曾假傳君令,擅自動用我的車子;目無君威地把沒吃完的桃子給我吃。至今他仍不改舊習,還在做冒犯我的事!”
彌子瑕從年輕到年老,始終把衛靈公當成自己的一個朋友看待,在衛王麵前無拘無束。可是衛王則不一樣。他以年齡和相貌作為寵人、厭人的根據,從而對彌子瑕所做的同樣的事情表現了前後截然相反的態度。因此不顧事情的本質,隻按表麵現象決定好惡的作法是十分錯誤的。
其出處在《韓非子·說難》。其中有說道:春秋時,衛國大夫彌子瑕受到衛靈公的寵愛。有一天他與衛靈公一起到果園裏吃桃子,將自己咬下一半的桃子給衛靈公吃。衛靈公大喜說:“你愛我以至可以把自己的手上的美味的桃子分給我吃!”到了後來,衛靈公對彌子瑕的寵愛不複當日,衛靈公便以分桃的罪名處置了彌子瑕。
昔者彌子瑕有寵於衛君。衛國之法:竊駕君車者刖。彌子瑕母病,人間往夜告彌子,彌子矯駕君車以出。君聞而賢之,曰:“教哉!為母之故,亡其刖罪。”異日,與君遊於果圍,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啖君。君曰:“愛我哉!亡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彌子色衰愛弛,得罪於君,君曰:“是固嚐矯駕吾車,又嚐啖我以餘桃。”────《韓非子·說難》
*********************************
本人更喜歡這般,呼呼。度娘家滴!!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Copyright 2024 lcdudu.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