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古絕今一樵夫——慧能大師傳

熱門小說

正文  第二十八章廬山師遇D

章節字數:1359  更新時間:24-05-12 07:44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一三四。頓漸淵源

    飯前飯間,不待圓夢開口,慧能便主動將自己所來所去作了扼要告訴……

    ——怪不得呢!

    門外對坐之後,圓夢又問了些相關問題,那想說能說,心裏已是大致有底了。

    季春時節,高高山上午時陽光格外明麗。暖暖一派醉人之中,傾巢的蜜蜂於眼前桃花正盛、梨花方豔馨香不失時機恣情肆意。而清晨興奮難抑那些鳥兒們,此刻卻不知忘情何處了,像是刻意在給春陽之下花兒流光溢彩及新翠伸枝展葉以更充分自在、更專致用心。

    天地多情,萬物承意。

    慧能和圓夢此時麵對這迷人醉心春光春色卻視而不見,反心心念念執著一些艱澀枯燥議題在絞腦汁,假若周遭有靈看著想著他們,會不會有一種怪怪感覺,會不會還有所發問、有所思啟呢?

    因為,天地如此深情敞開了懷抱,人那豐饒敏感之心,此中不為忘我陶醉、忘我沉浸,這究竟是有負刹那生命美美時光,還是這類功課之時之中更之後,人反會於天地之美別具隻眼,於生命所貴更解其義。

    就說有佛吧,

    是不是也隻千年之遠、萬裏之遙他鄉異國之事,其與我們九州何幹,誰又見過了什麼?

    若說無佛吧,

    那千年之遠、萬裏之遙的佛陀更佛法,卻又那麼真真切切影響甚至決定著世人的生活和生命。這究竟是佛千年之遠、萬裏之遙生生闖進了人們的生活生命,還是佛本來就是人生活生命至關要緊且生活生命本身呢……

    此中此時,慧能輕聲相問了:

    “師父,道生大師”頓悟成佛”裏佛為何佛,人又如何著落,望師父教我?”

    “不知善知識對頓悟成佛淵源是否有所了解?”圓夢和尚卻是反問。

    “師父,於頓於漸,弟子除聞阿含不時有點兒意會之外,還真一無所知。”

    “但願貧僧能為善知識說個大概。”

    圓夢和尚目光幽渺,思緒顯然已在千年之遠、萬裏之遙了:

    “佛陀創教之前,古印度普遍信仰的婆羅門教認為其社會四大種姓婆羅門、刹帝利、吠舍、首陀羅是從宇宙至高之神大梵天口、肩、腹、足分別降生世間的。因此,人的高低貴賤,不但生來截然有別,且死後去路,也有根本不同。

    四姓之中,

    隻前三族能再生人世,故稱再生族;

    首陀羅出生卑賤,隻一世而已,不能複生,故謂一世族。

    但人再生,也非自然而然,更非一律平等。

    專司祭祀職能的婆羅門所出高貴,因此不用修行,隻須死前誦經,即能與大梵天合一歸元,此再生之道,便謂頓悟法。

    而刹帝利和吠舍族人,一生除必須祭祀誦經外,還得苦練禪修,才可不斷接近並終歸梵天,此謂漸證法。

    這種與大梵天合一再生之頓漸,貧僧以為,或修佛成佛頓漸淵源吧?”

    “原來木有本,水有源呐!”

    聽了此說,慧能對某些問題已似有意會了。

    “梵生萬物,人亦梵出。

    其所謂頓漸,也隻保再生而已。那高低貴賤及成仙升天等等,全在人的修行。於此水土生長起來的佛法,是不是自然而然就有頓悟漸修於人成就潤浸了?”

    圓夢和尚進一步為慧能詮釋其義。

    “為人歸梵,唯求來生。而人修佛成佛,卻在解脫生死、自在生命。

    師父,那頓那漸,或更在於佛本義理解不同吧?”

    ——那頓那漸,或更在於佛本義理解不同!

    圓夢一聞,驚異之中不僅頓有開竅之感,內裏更覺十分欣慰,這不正是自己不得他人理解關鍵所義嗎!想不到這南來年輕求法者不但與自己多年所思不謀而合,且還更為直接、更為清晰,與之展開“頓悟成佛”之論,誰師誰……

    ——“首座師父……”

    這時,一年輕和尚背著背蔸,遠遠大聲招呼。

    “是來摘萊的,順便也送些日用。”圓夢告訴慧能。

    “師父,我去幫忙吧?”慧能說到。

    “行。我們一塊兒去,早點兒弄完好安心聊。”……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dudu.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